一人一扇一醒木 行内人细说你所不知道的粤语说书
  一人一扇一醒木,广府记忆、羊城乡愁,尽在说书先生的三寸不烂之舌。

  说书,首先得有话本。那么,一个个精彩爆棚的粤语说书话本,又是如何创作出来的呢?它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又是如何发展的呢?

  2019420日上午,由粤语讲古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彭嘉志先生主讲的广府新语讲座《粤语说书的话本创作过程》在越秀区图书馆人民分馆举行,吸引了不少“撑”广府文化的街坊和学生参加。

  本次讲座由广州市社科联主办,越秀区图书馆承办,越秀区人民街文化站、越秀区图书馆人民分馆协办。本次讲座也是越秀读书月的重要内容之一。

  

  讲座开始,彭嘉志老师首先提出了一个看似很简单,却很少人真的知道答案的问题。

  什么是讲古?

  对于大部分人而言,讲古和说书是一样的,但在行内人来说两者虽然有一定的联系,更存在着区别。同样都是讲故事,讲古仅仅是一种表达方式。讲故事可以有很多种表达方式,例如小说家以文字的形式讲故事,歌唱家以唱歌的形式讲故事等,故事可以通过多重艺术形式表达;而粤语说书则是一种艺术形式。粤语说书的本质是具有传统曲艺味道的,20世纪70年代后,我们在收音机、电视听到的大部分粤语说书,其实是叫做有声书,以朗诵为主,没有传统曲艺的味道。真正的说书是以传统曲艺手段去陈述一个故事。

  厉害了!原来还有这样的区别,小编也是刚知道。所以以后千万不要把讲古说书混为一谈了!

  

  据彭老师介绍,中国说书的历史发展可以划分为四个重要的转折点:春秋战国、唐、宋、明清。

  春秋战国时期,说书这种艺术形式还没有形成,当时以是独角戏为主要表现形式,他们招来伎(古代称以歌舞为业的女子)为诸侯王表演,表现手法也和现今大相径庭,基本上和现在的说书完全不一样。唐朝时期,出现现代说书雏形,叫做“变文”,主要在寺庙和道观里进行,内容单一,没有新鲜感。

  到了宋朝,当时的说书被叫做“讲史”。故事的类型变得多样,从寺庙、道观走到民间。为了吸引更多人来听,说书人使用十分夸张的手法,类似于现在的“标题党”。当朝的时事也有人说,没有完整新闻体系的情况下可以去听说书人讲讲,说书人也会对这些流传的事加上自己的想法和想象。

  明清时期,说书的体系成熟,叫做“说书(评书)”。不同的人把说书的内容以文字记录下来,说书的话本也就越来越多。当时出现了很多流传至今的作品,如《薛仁贵平辽金貂记》、《三国演义》等。我们皆可以在其中找到说书人夸张描述的痕迹。《薛仁贵平辽金貂记》的最后部分甚至出现了神魔斗法的场景。而《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内容也传达出一些不准确的信息,如吕布的武器并不是方天画戟;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实际上是明朝才出现的祭祀用的物品……这些都需要我们加强传统文化学习,提高鉴别能力。

  

  说书在不同的创作时期有不同的侧重点。

  唐宋是说书形成大纲的积累期;

  元朝以唐宋为基础,对说书内容进行加工;

  明清集大成,大量话本成书;

  清末民初为本土化创作期,开始出现具有广州地方特色的人物、内容。

  当话本在某个历史阶段已经逐渐发展成熟,便再开始新的一轮创新。因此,现代为话本再创作的探索期,传统和现代相结合,才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来听说书。

  可喜的是,讲座现场的青少年都听得非常专心。越秀区图书馆长期举办的讲古游书海活动也培养了一批热爱粤语说书的青少年。相信在广府人的珍惜、努力和创新下,粤语说书这门古老的艺术一定会不断散发出新的魅力,让广府记忆、广州故事代代传承!(撰写黎绮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