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蔡和森、瞿秋白等早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他们同时参加一个会议、同时在一个地方办公、同一个地方生活的机会少之又少,但在广州,在中共三大,他们终于聚到了一个地方,那就是位于新河浦24号的春园。
进入新河浦路,可以看到很多二三十年代的别墅楼,其中有一式三幢并列的独具一格的小洋楼,远远看上去就非常气派,与众不同。而中间那座门楣上刻着“春园”两字的小洋楼,正是中共“三大”代表们曾短暂居住生活的地方。
1922年7月28日,共产国际向中共中央提议将驻地由上海迁往广州。在考虑到广州有最先进的工人运动,同时又是国民党的活动中心等革命形势下,中共中央决定接受建议,移驻广州办公。1923年4月,中共中央机关正式迁到广州,春园因其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的优势被选作为中共中央机关的主要办公场所,并且也是“三大”代表们的生活居所,成为那个时候的“中南海”。
1923年6月12—20日,中共在广州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期间,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蔡和森、罗章龙、瞿秋白、张太雷、向警予等部分代表和共产国际代表马林都住在春园。他们在此讨论修改中国共产党党纲、党章问题,起草大会的宣言和各项决议草案。在这里,还曾召开过中共“三大”预备会议和中共第三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春园分为三个楼层,整体布局和装修都比较大气豪华。走进春园,右边是餐厅,餐厅里摆放着西式的长方型餐台和中式的藤木椅,左边是蔡和森、向警予夫妇的房间。再往前是毛泽东当年的居所,一张深色木床、欧式风格的书台、挂着水晶珠链的华丽台灯,最引人注目的却是一个挂着几支毛笔的笔筒,与这个房间华丽的摆设“格格不入”,反映出该房间主人朴实简单的生活作风。
沿着曲径楼梯来到二楼,首先映入眼前的是会议厅,中共三大预备会议和中共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全体会议就是在这里召开的。会议厅对面就是李大钊的房间,会议厅旁边就是陈独秀住所。在陈独秀住所后边有2间展览厅,里面展览了一些图片和物件向参观的游客展示发生在这座楼房里的历史大事和伟人们的生活小事。
三楼的会客厅则显得比较随意,旁边有一个大型留声机,里面还放着黑胶唱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的房间比较有特色,有英文打字机、留声机,还有几支漂亮的鹅毛笔。当年的会议代表张国焘曾回忆 :“马林住在附近的一幢较为华丽的房子里,看来,马林准备在广州作久居之计,他的房子里布置得美仑美奂,有点像共产国际大使的气概。”在走廊后面也有2间展厅,与二楼展厅一样结构,主要摆放了《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党章》,以及一些旧书刊和文集。
春园同邻近的两栋洋房最初是由美国华侨三兄弟所建,结构设计是一样的,坐北向南,房子的前面是新河浦路,再往前便是绿树环抱的新河浦小河。据附近居民介绍:当时春园的环境非常具有诗意,房子周围乔木高大,绿荫掩映,门前是潺潺流水,可通机动船,涌边有一个茨菇塘,不远处还有码头和广九车站,交通便利。
春园的修缮保持和延续了原有的民国风貌,清水红砖墙、民国水刷石让参观的游客有身临其境之感,在这里仿佛还可以看到那些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他们不分昼夜的工作,起草大会宣言和各项决议草案,不停地开会讨论修改中国共产党党纲、党章,他们铿锵有力的余音依旧不绝于耳,向人们诉说着这段不平凡历史。
文献资料来源:摘自《街巷里的红色印记:广州越秀红色革命史迹全纪录》
出版时间: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