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越秀区西湖路小马站15号,有一个藏身民居的红色景点,那就是曾家祠。1922年,陈炯明叛变孙中山,发生6月16日炮轰总统府事件之后,叶剑英护卫孙中山脱身,曾在这里与他的云南讲武堂同学秘密商议讨伐陈炯明,通电海内外,坚决拥护孙中山。
1922年4月,主张联省自治、反对北伐的陈炯明被孙中山免除粤军总司令、内务部总长、广东省省长等职务。5月20日,陈炯明的部下、粤桂边督办、粤军总指挥叶举率六十多营粤军,突然开入省城广州。同时,发电要求孙中山恢复陈炯明粤军总司令和广东省省长职务。1922年6月1日,孙中山由韶关返广州。6月3日,叶举宣布广州戒严,大街通衢,遍布岗哨。6月12日,孙中山举行记者招待会,不点名地斥责陈炯明“反对北伐”,并以舆论压力,迫陈将部队退回东江原防。
一系列针锋相对之后,陈炯明终于公开叛变孙中山。6月16日,叶举发动兵变,围攻总统府(今中山纪念堂所在地),逼孙中山下野。
当时,年仅25岁的叶剑英任海军陆战队营长,在获悉孙中山遇险后,立即与海防司令陈策率部接应,护卫孙中山登上“宝璧”舰,转登“永丰”舰,继而率部跟随孙中山挺进白鹅潭。在白鹅潭遭到叛军密集炮火伏击,叶剑英沉着指挥,与叛军英勇作战。当年6月下旬至8月初叶剑英率部继续护卫孙中山。期间,叶剑英曾同云南讲武堂同学张国森、蔡公武等10余人,在小马站曾家祠秘密集会商议,决定组织华侨陆军学生救国会,并草拟《致海外各埠同学》《致海外华侨各团体》等电文,通电海内外,声讨陈炯明,坚决拥护孙中山。
孙中山在广州蒙难50天,叶剑英始终率部捍卫孙中山。后来,叶剑英前往福建任东路讨贼军第八旅参谋长,随军入粤讨伐陈炯明。
叶剑英商议讨逆的曾家祠 , 原名崇圣公祠 , 是为纪念曾参(人称圣人曾子)而建的祠堂 , 这类普通祠堂建筑 , 当年在大、小马站中举目皆是 ,便于掩护活动。上世纪50年代初 , 广州市人民政府拨款维修曾家祠。“文革”期间 , 房管部门在祠堂内增建了阁楼 , 改变了室内原状 , 但瓦顶和外墙尚保存原貌。今天的曾家祠,已经成为普通居民的住处,充满了城市生活的味道,虽然没有周边的商场和高楼大厦那么引人注目,但也时不时能看到一些慕名而来的游客前来拍照留念。
2002 年 7 月,曾家祠被公布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文献资料来源:摘自《街巷里的红色印记:广州越秀红色革命史迹全纪录》
出版时间: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