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越秀:红色文化鲜活生动 非遗街区魅力四射

 来源:越秀区融媒体中心 广州越秀发布 202298

 

走进中共广东区委旧址

《百秒看百年》红色故事

系列微视频正在馆内播放

来此参观的少先队员、共青团员、

共产党员均驻足观看

在相隔不到一公里外的团一大纪念馆

一名稚气未脱的小学生讲解员

正娓娓道来团一大的历史

距中共广东区委旧址约600米开外的

广州非遗街区(北京路)

非遗传承人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

向八方来客呈现

广州“最广府”的现代一面

图片

借助辖区内红色资源打造“红色研学季”

立足广府文化发源地、

千年商都核心勾勒广州的“文化记忆”

近年来,广州市越秀区厚植文化底蕴

全力延续城市历史文脉

让世界在这里看到广州文化的多样性

 

01

 红色研学季 

 向不同人群延伸 

 

在广州越秀33.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集聚了中共党史上的十个第一:

如广东省立宣讲员养成所遗址

见证广东首个党支部的诞生

东园文化广场

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地

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所在

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

风云变幻的历史,在越秀,留下痕迹

 

广州全市红色史迹(不可移动文物)共115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省文物保护单位6处。在越秀区辖内,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68处,红色革命遗址31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占全市的67%,红色旅游资源点124处。

图片

面对如此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

如何更好地规划利用

让其融入到生活中?

 

2022年,越秀区深挖活用红色史迹资源,丰富红色文化教育模式,集中在7月至9月,面向党员干部、群众、青少年,重磅推出“红色研学季”品牌活动,让红色教育更鲜活、更生动、更有吸引力。 

 

图片 

通过红色剧目鉴赏、红色主题游学、红色公交打卡、红色故事讲述、红色志愿讲解、红色文艺创作、红色歌曲传唱等不同的红色研学项目,越秀区由浅至深设计研学内容,为不同人群提供“分众化”的体验。

 

 

图片

 

“分众化”就是针对不同的群体

进行不同的内容设定

针对党员开展“越秀先锋行”

针对团员开展“团一大青年说”

针对少先队员开展

“青少年暑假红色立体研学”

针对群众开展

“城市记忆大巴”之红色巴士出行等

 

仅学生群体,越秀区教育局就在沿用该区首创的“学、访、讲、唱、画”红色立体研学模式的基础上,借助区内学校与场馆双覆盖的优势,将线下活动与线上展示深度融合,使活动向更多维度延伸。

 

 

图片 

越秀区教育局以“成就教育”为切入口,围绕经济、文化、科技、乡村振兴、生态文明五大板块,以假日小队为单位,寻访新成就,让队员们感受国家的发展成就。这个暑假,一些少先队员在东濠涌博物馆承担讲解任务,一些少先队员走进“家门口的红色学堂”。 

 

图片

 

围绕“红”读越秀、“红”看越秀、

“红”游越秀、“红”说越秀、

“红”创越秀这五大主线

“红色研学季”活动从校园走向社会

面向党员干部、群众等群体

 

按照“瞻仰一次红色旧址、参加一次政治生日、重温一次入党誓词、观看一部专题短片、参加一场学习研讨、讲述一个红色故事”的模式,大家深刻感受越秀红色文化的魅力。

 

·      越秀区积极开展红色文艺创作,先后创作了红色沉浸剧《虹》、中共广东区委旧址纪念微视频《百秒看百年》,丰富了红色文化教育内容;

·      打造系列精品“云”党课,扩大了“新时代红色文化讲堂”的影响力;

·      开展“越读研学营”系列活动,推出“行走”“阅读”“生态”“广府”“创客”“艺术”“影视”“云上”等八大系列共18场研学活动。

 

 

图片 

02

 市中心“行花街”

 非遗魅力辐射全国 

 

越秀作为广府文化发源地、千年商都核心

是两千多年来延续不变的广州城市中心

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

承载了珍贵的“文化记忆”

见证了广州悠久的历史

 

2022612日,广州非遗街区(北京路)正式开街。这段位于中山四路的非遗街区,在历史上,曾是“惠爱路”的东段,民国后期,这条老街逐步发展成为以商肆为主的骑楼店铺。

 

 

图片 

非遗街区在设计上深入挖掘广府人的行花街习俗,采取创新的场景设计和体验模式,打造“永不落幕的花市”,重构广府人“行花街”的记忆。

 

 

图片 

非遗街区是展示

岭南非遗文化的重要载体

早在这一街区正式开街前

越秀区就在为岭南非遗的活化努力

 

2015年开始,越秀区携手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会、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创办了广东省非遗创意设计大赛,每年一届,吸引了粤港澳众多非遗项目保护单位、大学联盟、传统工艺商家、文创产业公司以及众多年轻创意者的热情参与,联动大湾区非遗传播力量,让广府非遗魅力辐射全国。

 

 

图片 

在传统大型节日期间,越秀以广府庙会、迎春花市等传统节庆日活动为契机,搭建广府文化展示交流平台,对广府文化进行展示。

 

2022年春节前后,越秀推出“广府味·幸福年”广府文化系列活动,通过全方位推进传统文化和现代商业的有机融合,首创“广府庙会元宇宙”概念,打造集文化、场景、消费为一体的活动新模式,引领民众体验幸福广府年,相关话题在新浪话题超过1.3亿、抖音话题超过1.5亿。

 

图片

03

 文化产业崛起 
 
勾勒“最广府”记忆 

 

越秀区在传承红色文化的过程中

打造“红游越秀”品牌活动

结合红色景点打卡和趣味任务闯关游戏

以线上线下互动模式

追寻革命烈士英雄事迹

沉浸式体验越秀区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

推出亲子迷你红色游特色路线

促进“旅游+红色研学”融合发展

 

依托广州非遗街区(北京路)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越秀区以教育、消费、体验、讲座、展演等手段为载体,采取真人、图片、实物、音像等形式进行全方位展示,深化对“三雕一彩一绣”、广州戏服制作技艺、广东醒狮、广州饼印制作技艺、通草水彩画绘制技艺等广府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和传承,推动文商旅深度融合发展,助力广州“中央文化商务区、创新发展先行区、品质城市示范区”的建设,引领“文化+”蝶变。

 

 

图片 

在传播非遗文化的过程中

越秀区融合版权保护、创新创业项目

搭建产学研一体的

广府文创展示、交易、对接平台

 

在广东省非遗创意设计大赛的平台上,越秀区孵化了非遗新生代,成立现代化企业,并以购买服务形式与非遗运营商合作,探索“非遗+文创”的新路径,开发了“广府幸福礼”文创礼包,通过“财富论坛”等途径带到世界各地,推动广府非遗时尚化、品牌化、IP化、产业化。

 

 

图片 

越秀区正在深化

广府文化(越秀)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

引导发展多样化特色产业

打造“最广府”世界级经典文旅线路

 

同时,还将实施文化改革振兴工程,发展新兴传媒、数字文创、动漫游戏、艺术设计、影视制作等高端产业,做大做强北京路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图片 

在新的领域,越秀区还将探索文化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文化与金融合作模式创新,增强金融服务文化和旅游产业能力,加快创建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

 

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

广府文化在此沉淀

新业态下的岭南文化

在此静待启航

这里是越秀

 

 

来源:羊城晚报

撰文:谭铮

摄影:钟涌、李文博、胡强明

编辑:董俊毅

校对:贺惠

责编:翟晓雪

编审:詹苹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