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越秀:红色文化鲜活生动 非遗街区魅力四射
·         来源:羊城晚报 云上岭南 202298

·         作者:谭铮  

https://ysln.ycwb.com/pic/2022-09/08/3f072d02-274a-4a20-9737-e246e5d3196e.jpg

  越秀区打造的红色研学季,受众范围广泛 越秀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谭铮

  走进中共广东区委旧址,《百秒看百年》红色故事系列微视频正在馆内播放,来此参观的少先队员、共青团员、共产党员均驻足观看。

  在相隔不到一公里外的团一大纪念馆,一名稚气未脱的小学生讲解员正娓娓道来团一大的历史。

  距中共广东区委旧址约600米开外的广州非遗街区(北京路),非遗传承人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向八方来客呈现广州最广府的现代一面。

  借助辖区内红色资源打造红色研学季,立足广府文化发源地、千年商都核心勾勒广州的文化记忆”……近年来,广州市越秀区厚植文化底蕴,全力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让世界在这里看到广州文化的多样性。

  红色研学季

  向不同人群延伸

  在广州越秀33.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集聚了中共党史上的十个第一:例如广东省立宣讲员养成所遗址,广东首个党支部诞生于此;东园文化广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所在,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风云变幻的历史,在越秀,留下痕迹。

  据统计,广州全市红色史迹(不可移动文物)共115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省文物保护单位6处。在越秀区辖内,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68处,红色革命遗址31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占全市的67%,红色旅游资源点124处。

  面对如此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如何更好地规划利用,让其融入到生活中?2022年,越秀区深挖活用红色史迹资源,丰富红色文化教育模式,集中在7月至9月,面向党员干部、群众、青少年,重磅推出红色研学季品牌活动,让红色教育更鲜活、更生动、更有吸引力。

  在大众的眼中,研学二字可能更多地聚焦学生群体,但越秀区打造的红色研学季,受众范围更广。越秀区委宣传部副部长顾文在此前接受采访时说:通过红色剧目鉴赏、红色主题游学、红色公交打卡、红色故事讲述、红色志愿讲解、红色文艺创作、红色歌曲传唱等不同的红色研学项目,我们由浅至深设计研学内容,为不同人群提供分众化的体验。

  何为分众化?就是针对不同的群体,进行不同的内容设定:针对党员开展越秀先锋行,针对团员开展团一大青年说,针对少先队员开展青少年暑假红色立体研学、针对群众开展城市记忆大巴之红色巴士出行等。仅学生群体,越秀区教育局就在沿用该区首创的学、访、讲、唱、画红色立体研学模式的基础上,借助区内学校与场馆双覆盖的优势,将线下活动与线上展示深度融合,使活动向更多维度延伸。

  我们以成就教育为切入口,围绕经济、文化、科技、乡村振兴、生态文明五大板块,以假日小队为单位,寻访新成就,让队员们感受国家的发展成就。越秀区教育局综合教育科科长邹森桦告诉记者,这个暑假,一些少先队员在东濠涌博物馆承担讲解任务,一些少先队员走进家门口的红色学堂

  围绕读越秀、看越秀、游越秀、说越秀、创越秀这五大主线,红色研学季活动从校园走向社会,面向党员干部、群众等群体。曾参与越秀先锋行首发仪式的越秀区直机关团工委副书记张奕佳说:我们按照瞻仰一次红色旧址、参加一次政治生日、重温一次入党誓词、观看一部专题短片、参加一场学习研讨、讲述一个红色故事的模式,深刻感受越秀红色文化的魅力。

  越秀区表示,他们积极开展红色文艺创作,先后创作了红色沉浸剧《虹》、中共广东区委旧址纪念微视频《百秒看百年》,丰富了红色文化教育内容;打造系列精品党课,扩大了新时代红色文化讲堂的影响力;开展越读研学营系列活动,推出行走”“阅读”“生态”“广府”“创客”“艺术”“影视”“云上等八大系列共18场研学活动。通过红色史迹与声光电的结合,红色文化在越秀变得愈发立体和生动。

  市中心行花街

  非遗魅力辐射全国

  越秀作为广府文化发源地、千年商都核心,是两千多年来延续不变的广州城市中心,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承载了珍贵的文化记忆,见证了广州悠久的历史。

  2022612日,广州非遗街区(北京路)正式开街。这段位于中山四路的非遗街区,在历史上,曾是惠爱路的东段。民国后期,这条老街逐步发展成为以商肆为主的骑楼店铺。

  为了能让到来的群众拥有沉浸式的互动体验,这一非遗街区在设计上颇费心思。相关部门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访谈等方式,深入挖掘广府人的行花街习俗,采取创新的场景设计和体验模式,打造永不落幕的花市,重构广府人行花街的记忆。

  非遗街区是展示岭南非遗文化的重要载体。早在这一街区正式开街前,越秀区就在为岭南非遗的活化努力。2015年开始,越秀区携手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会、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创办了广东省非遗创意设计大赛,每年一届,吸引了粤港澳众多非遗项目保护单位、大学联盟、传统工艺商家、文创产业公司以及众多年轻创意者的热情参与,联动大湾区非遗传播力量,让广府非遗魅力辐射全国。

  在传统大型节日期间,越秀以广府庙会、迎春花市等传统节庆日活动为契机,搭建广府文化展示交流平台,对广府文化进行展示。2022年春节前后,越秀推出广府味·幸福年广府文化系列活动,通过全方位推进传统文化和现代商业的有机融合,首创广府庙会元宇宙概念,打造集文化、场景、消费为一体的活动新模式,引领民众体验幸福广府年。据统计,相关话题在新浪话题超过1.3亿、抖音话题超过1.5亿。

  文化产业崛起

  勾勒最广府记忆

  文化要做到有生命力,靠的不仅是展示,更需要延续与发展的平台。越秀区在传承红色文化的过程中,打造红游越秀品牌活动。结合红色景点打卡和趣味任务闯关游戏,以线上线下互动模式,追寻革命烈士英雄事迹,沉浸式体验越秀区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该区推出亲子迷你红色游特色路线,促进旅游+红色研学融合发展。

  依托广州非遗街区(北京路)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越秀区以教育、消费、体验、讲座、展演等手段为载体,采取真人、图片、实物、音像等形式进行全方位展示,深化对三雕一彩一绣、广州戏服制作技艺、广东醒狮、广州饼印制作技艺、通草水彩画绘制技艺等广府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和传承,推动文商旅深度融合发展,助力广州中央文化商务区、创新发展先行区、品质城市示范区的建设,引领文化+”蝶变。

  在传播非遗文化的过程中,越秀区融合版权保护、创新创业项目,搭建产学研一体的广府文创展示、交易、对接平台。在广东省非遗创意设计大赛的平台上,越秀区孵化了非遗新生代,成立现代化企业,并以购买服务形式与非遗运营商合作,探索非遗+文创的新路径,开发了广府幸福礼文创礼包,通过财富论坛等途径带到世界各地,推动广府非遗时尚化、品牌化、IP化、产业化。

  当前,越秀区正在深化广府文化(越秀)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引导发展多样化特色产业,打造最广府世界级经典文旅线路。同时,还将实施文化改革振兴工程,发展新兴传媒、数字文创、动漫游戏、艺术设计、影视制作等高端产业,做大做强北京路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在新的领域,越秀区还将探索文化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文化与金融合作模式创新,增强金融服务文化和旅游产业能力,加快创建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

  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广府文化在此沉淀,新业态下的岭南文化在此静待启航。这里是越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