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迷岭南武术的大侠空降直播间!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

说起岭南武术

你们脑海中浮现出来的是什么呢

是李小龙?

是叶问?

还是黄飞鸿?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典型代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据国家外文局最新公布的《中国话语海外认知度调研报告》,与中国功夫相关的文化词语认知度高居榜首,其“文化名片”的作用独具特色。

       新一期广府新语讲座,痴迷岭南武术的“大侠”将空降直播间!

       讲座主题:怎样欣赏岭南武术

       讲座时间2021116日(星期六)上午1000-1100

       主办单位广州市社科联

       承办单位越秀区图书馆

       直播平台新花城APP

       主讲嘉宾高原(广州市东方实录研究院客座研究员,佛山市讲师团成员,佛山市南海区讲师团成员,佛山市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广州市越秀区非遗保护工作特聘专家)

       传承千年的中国武术曾经随着移民海外的华人走出国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李小龙的电影让“功夫”一词风靡世界,电影《少林寺》的热播更是引发全球的功夫热潮。这样的影响力延续至今,在不少国家的民众眼中,“功夫”依然是武术最好的代名词。

       文化样态的传播力决定了其影响力,影视媒介强大的助推力,加之国家“硬实力”的增强和“软实力”的提升,作为文化符号和传播载体的武术,其影响力逐步上升。

 

       说起功夫,每个人心里可能都会有一个代表,舞起狮头采青的黄飞鸿、咏春拳寸劲退敌的叶问,以及影响全球的功夫巨星李小龙……这些令人耳熟能详的名字,不少都出自广东。

       广东民间习武之风历来已久,明代起更有完整的拳械套路,而在英文中,“功夫”被按照粤语发音译为“Kungfu”,可见广东人对中国武术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影响。

 

       练武自古是人们自卫抗暴的手段,而明末清初乃至鸦片战争前后,广东的战乱频频,民间习武之风从秘密到公开,愈演愈烈;从经济上看,广州十三行是清代专做对外贸易的牙行,是清政府指定专营对外贸易的垄断机构。在“一口通商”时期,“十三行”的发展达到了巅峰,成为“天子南库”,与亚洲、欧美主要国家都有直接的贸易关系。当时不少牙行也聘请了习武之人看守。

       这是广东传统武术发展的客观原因。据相关文献记载,鸦片战争前后,广东激起民间练武的热潮,官府也不再禁止民间练武,城乡习武者众,使广东的洪、刘、蔡、李、莫五大门派及白眉、龙行、蔡李佛等门派在广东城乡广泛流传。

       现代的岭南武术,以独特的方式启迪智慧、强身健体,以生猛有趣的活化形态影响着社会各阶层,以众多的影视作品彰显魅力享誉国际,深入人心。 

       本期讲座,我们特意邀请了广州市越秀区非遗保护工作特聘专家高原老师,他将带大家从岭南武术的源头探寻,从历史、地理、经济、社会、文化、哲学等多个维度看岭南武术的门道!

       话不多说,让我们来小小剧透一下,高原老师会打出一套怎样的“组合拳”吧!

       第一拳:粤剧戏班居然深藏武林高手?!

       第二拳:拆解咏春拳术套路,让你明白为什么叶问可以打十个!

       第三拳:广府地道方言居然藏着岭南武术内功心法!?

       除此以外,高原老师还带来岭南武术的独门兵器,亲自示范让人眼花缭乱、可攻可守的岭南武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岭南武术中隐藏的哲学!

       看点劲爆的广府新语讲座,您又怎能错过呢?116日上午10点,高原老师在新花城APP等着您!看好时间,赶紧进入直播间,和高原老师切磋两招吧~

 

扫描二维码进入直播间

嘉宾简介

高原老师

       广州市越秀区非遗保护工作特聘专家,广州市东方实录研究院客座研究员;佛山市非遗保护工作专家、佛山市南海区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南海区武术协会顾问;陈氏太极拳杰出传承人。

       自小学习传统武术,精咏春、陈氏太极拳。

       萃集明清军旅记录、考究传统武术源流,著书《咏春功夫讲义》10万字,多年来致力公益教拳,建功在弱势特殊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