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广为人知”社科学堂丨广府文化发源地在哪里?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嘉宾话你知

来源:花城+ 花城新闻 2024-07-16

广府人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汉之际

广府文化蕴含古老而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基因。

为促进广府文化的宣传,7月7日,由广州市社科联主办,越秀区图书馆承办的“广为人知”社科学堂文史讲座之广府新语(96期)讲座《广府文化的发源地究竟在哪里?》顺利播出。讲座由广州大学教授、中国文学地理学会会长、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嘉宾曾大兴老师主讲,由资深记者、编辑黎颖女士主持。

在讲座中,主持人黎颖女士向曾大兴教授请教如何定义“广府人”。

曾大兴教授介绍,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南海郡尉任嚣在今广州市越秀区北京路一带筑番禺城作为南海郡的郡治,这是广州建城之始。而广府人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汉之际。据葛剑雄主编的《中国移民史》一书统计,当时驻留岭南的秦军大约10万人,总计秦末岭南移民数在12万人左右。正是这12万左右的中原移民与粤人的“杂处”,即在政治、经济、文化、婚姻各方面与粤人的交流与融合,产生了最早的广府人。

 

 

 

汉高祖三年(前204年),南海尉赵佗在岭南建立南越国。赵氏统治岭南的93年间,一直推行“和辑百越”的政策,倡导“汉越杂处”。这就扩大了中原移民与岭南原住民之间的相处、交流与融合,并使这种相处、交流与融合制度化,常态化。因此广府人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汉之际,即秦朝统治岭南(前214年—前204)至南越国(前204年—前111年)时期。

 

 

 

 

▲地层关键柱仿制作品

也就是说,广府人最早产生于南越国时期。广府文化的发源,最早也在南越国时期。广府文化的发源地,则在南越国的国都所在地番禺(位于今广州市越秀区)。广府人,就是以广府话(粤语)为母语的一个族群。

讲座中,曾大兴教授、黎颖女士还就“广府”“广府文化”“珠玑巷”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航拍珠玑古巷

越秀区图书馆馆长谢洁华介绍,越秀区是“广府文化源地 千年商都核心”,为履行公共图书馆传承文明的职责,越秀区图书馆建立了广东省首个“广府文化研究专库”(含阅览室、数据库),提供广府文化主题文献的阅览服务、咨询服务和定题服务。此外,还建成了“广州大典阅览室”“地方文献阅览室”,常态化开展地方文献征集、普查、收藏、利用工作。

为促进广府文化的宣传和普及,越秀区图书馆用心打造“广府新语”“口述越秀历史”“海丝阅读”“一街一品牌”“行走·阅图”等品牌活动,宣传广州的“四地”(广州作为岭南文化中心地、近现代民主革命策源地、海上丝绸之路出发地、改革开放前沿地)文化,传承广州的城脉、文脉、商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