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纪念齐白石、黄宾虹诞辰160周年,“齐黄得意——赵准旺师生新作展”在越读吧·高剑父纪念馆拉开帷幕。此次展览共展出了赵准旺师生新作60幅,其中既有展示自然风光之作,也有人物画、花鸟画等。据了解,展览将持续到2025年1月8日,陪伴市民游客欢度2025年元旦假期。
近年来,越秀区图书馆凝聚“阅读+”力量,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越读吧·高剑父纪念馆”“越读吧·海丝阅读馆”“越读吧·红色书屋”“越读吧·广东粤剧院”等一批小而美、精而全的“越读吧”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新型阅读空间深入社区、街区、商圈、公园、景点等,通过多元的阅读推广活动、常态化的志愿服务、丰富的文旅消费新场景等,助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阅读新空间,搭建越秀市民家门口的“书适圈”
夯实基层基础,奋力追赶超越。截至目前,越秀区建成阅读空间超180个,其中包含了33个越读吧,阅读新空间的蓬勃发展,搭建了越秀市民家门口的“书适圈”。
分享会、培训、展览、朗诵会;掌脉办证、手机借书、远程预约、智慧自习、个性化信息资源推荐……家门口的阅读新空间各类主题活动丰富多彩,智慧服务供给也日益多元创新,服务体系和资源配置的持续优化,让优质文化资源下沉至基层,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以前想去图书馆看书,还要花时间在来回的交通上,现在在家门口就有这么好的图书馆,能借书、自习、参加活动,可方便了。这次听说有个画展开幕,我专门带孩子过来看看,她很喜欢看书画画。”正在越读吧·高剑父纪念馆观展的黎女士说道。
“我在学校里的小书虫阅读馆借的书在家附近的越读吧就能还,通借通还很方便。上次我和妈妈去北京路逛街,那里也有图书馆,我喜欢图书馆,阅读已经成为我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10岁的张同学,竖起大拇指为家门口的图书馆点赞。
志愿新队伍,汇聚文明向善蓬勃力量
“想找个地方躲已经来不及了,海娃急得手在微微发抖,他不知道怎样才能把鸡毛信藏起来……”在越读吧·中共两广区委军委旧址,喜阅志愿服务队的队员小陈正有声有色地给小读者们分享绘本《鸡毛信——海娃的故事》。整理图书、解答咨询、协助开展活动、阅读导读等,在越秀区的各个图书馆常常能看到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
“文化志愿者是公共文化空间的活力因子。越秀区图书馆组建了‘越图之声’志愿服务队、喜阅志愿服务队、向日葵志愿服务队等多支志愿服务队伍,为其提供涵盖图书馆基本情况、图书分类专业知识、阅读推广技巧、沟通能力提升等多方面的培训,志愿者们积极参与到阅读推广中来,为越秀区的公共文化事业注入了新鲜血液。”越秀区图书馆馆长谢洁华介绍道。
日益壮大的志愿服务队伍、系列志愿服务活动,汇聚文明向善的蓬勃力量,在社区中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带动更多的人关注文化事业,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中来,基层文化志愿服务有力助推区域公共文化服务水平高质量发展,也为书香社会筑牢广泛群众基础。
经济新引擎,文商旅融合拓展文旅消费新场景
在推进“百千万工程”的过程中,越秀区图书馆大抓社会参与,除积极引导书店、学校、红色史迹等参与共建多个新型阅读空间,还引入广东新华发行集团荟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实现对越秀区少年儿童图书馆的社会化管理运营。
望江而坐,看书创作,琳琅满目的文创,醇厚飘香的咖啡,在越秀区少年儿童图书馆六楼的花园书吧,市民朋友抬头赏阅珠水,低头遨游书海,口中品尝的是美味的咖啡和甜点,心中咀嚼的是深邃思想和无尽诗意。越少图不止是周边社区居民家门口的图书馆,也成为了游客朋友们的旅游目的地。喝咖啡、买文创、体验木刻、拍摄美照……多元业态激发文化消费新活力。
消费关系经济增长、关切民生需求、关乎美好生活愿望。培育壮大文商旅融合新消费业态,有利于更好地保障和改善基础民生。在兰缘盛荟文旅周、海丝文旅周、“潮读阅秀”系列活动期间,越秀区图书馆在总馆和多个分馆的馆内外搭建文旅消费新场景,推进优质文化资源的价值转化。馆内以“阅读+咖啡”“阅读+文创”“阅读+文化体验”等“阅读+”新业态,营造阅读学习、文创欣赏、图书售卖等多种新消费形态,馆外以“阅读+行走”“阅读+研学”“阅读潮墟”等为抓手,将文化场景转化为人文经济实践,带动更多市民游客参与阅读推广活动,并体验图书馆周边的“食住行游购娱”服务项目,为区域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开辟新路径,也为市民游客创造更多元化、高品质的文化消费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