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朗诵张爱玲经典散文《爱》
张爱玲散文《爱》原文
这是真的。
有个村庄的小康之家的女孩子,生得美,有许多人来做媒,但都没有说成。
那年她不过十五六岁吧,是春天的晚上,她立在后门口,手扶着桃树。她记得她穿的是一件月白的衫子。对门住的年轻人同她见过面,可是从来没有打过招呼的,他走了过来,离得不远,站定了,轻轻的说了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她没有说什么,他也没有再说什么,站了一会,各自走开了。
就这样就完了。
后来这女子被亲眷拐子卖到他乡外县去作妾,又几次三番地被转卖,经过无数的惊险的风波,老了的时候她还记得从前那一回事,常常说起,在那春天的晚上,在后门口的桃树下,那年轻人。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的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名家点评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吴翔宇:《爱》是张爱玲散文经典作之一,这篇文章可谓袖珍得很,全文仅三百四十四字,但读后却让人感慨万千,悲从中来。文章写了一个极简单的故事,我们姑且认为是爱情故事,因为男女主人公也是见过面,但仅有男子一句轻轻的问候,两人便什么也没说各自离开而已。全文没有一个“爱”字,唯独散文题目定为“爱”,可谓用意良深……文章语言也单纯简练,没有华丽的渲染,但越是轻描淡写,越是不动声色,越是反衬出这个“爱”的故事的心酸与无奈,让人不禁心有戚戚焉。(《大学语文·A版》)
上海教育学院中文系教授孙光萱:作者最后以富于哲理性的感叹收束全文它既表达了对弱女子的同情心:这个弱女子尽管几次三番地嫁人,却从来没有得到过纯真的爱情与友好的款待,老了只得反复咀嚼许多年前那个年青人说过的一句话,从中获得一丝温馨,同时这番话也抒发了作者自己那种世事变幻、人生无常的观念和感情。(《今文观止鉴赏辞典》)
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院长董小玉:张式爱情,一唱三叹。《爱》表达的是世俗爱恋,“噢,你也在这里吗?”一句轻盈的问候,一个温情的瞬间,体现的是一波三折的爱情。“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渗透的是人生的无奈,生命的等待,爱情的悲叹。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在等待,等待生命的春天,等待爱情的甜蜜,等待亲情的温暖,等待友情的降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那就是生命的一种期待,那就是生命的一笔亮色。(《中国散文名篇赏析》)
图书推荐
著者:张爱玲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内容简介:从一九四〇年代到一九九〇年代,张爱玲散文创作横跨半个世纪,《流言》收录她从20岁到25岁文学起步及盛产期的散文作品。这本书里,有“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等诸多脍炙人口、闪亮华丽的金句。有《天才梦》《童言无忌》《私语》等人生自传文字,敏感细腻的生命记录。有《自己的文章》《关于倾城之恋的老实话》等作家对自我写作的犀利剖析。有《公寓生活记趣》《道路以目》《夜营的喇叭》《有女同车》《到底是上海人》等对都市日常生活的观察,纷繁世事中的审美体悟。读《流言》,认识年轻时代真实独立的张爱玲。
作者介绍
(图片来源:上海图书馆)
张爱玲(1920年9月30日-1995年9月1日),祖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7岁开始写小说,12岁开始在校刊和杂志上发表作品。代表作包括《倾城之恋》《金锁记》《半生缘》《红玫瑰与白玫瑰》《烬余录》等。被誉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20位杰出女性之一。
朗诵者介绍
梁宇,青年朗诵艺术家,广东省朗诵协会副会长,广东朗诵艺术团成员,朗诵大赛评委,花都区朗诵协会特聘艺术顾问,粤诵协会员艺术一团团长、青蓝艺术团副团长,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无障碍电影资深口述员,广州市老干部大学朗诵专业讲师。2022年成功举办个人首场朗诵会《言为心声 情系中华》。
附件:名家朗诵张爱玲经典散文《爱》.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