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讲座:“武”出广州精气神!

  2023年4月23日,由广州市社科联主办、越秀区图书馆承办的广府新语系列讲座(第72期)之《南派武术的风格及其精神内核》在新花城APP与大家见面了,本期讲座由广州体育学院武术学院教授方港和广州龙形拳代表性传承人仝钊主讲,让我们充分感受到广州武术的蓬勃朝气与活力以及蕴含其中的爱国精神。

  在广州体育学院的图书馆内,有一个精心布置的岭南武术展览馆。广府新语拍摄团队不仅有幸能够入内参观,广州体育学院方港教授更是愿意亲自为我们介绍这个展览馆中的藏品以及这些藏品背后的故事。

  

  

  

  广州体育学院岭南武术展览馆一角

  

  

  方港教授认为,岭南文化受到历史上四次较大的移民潮影响,移民潮促进了南北文化对话交融。说到近代武术,方港教授对“南方五虎将”(莫家拳林荫堂、龙形拳林耀桂、白眉拳张礼泉、象形拳赖成己、蔡李佛拳黄啸侠)印象尤为深刻。其中就有龙形拳宗师林耀桂。方港教授情不自禁地感叹,如果可以的话,自己也很想“穿越”到过去,亲眼见证岭南各路高手切磋的场面。方港教授认为,中国习武人崇尚爱国精神。

  

  

  那么,林耀桂是如何让龙形拳在广州落地生根的呢?为了走近这段历史,我们还在讲座当天邀请到了广州龙形拳代表性传承人仝钊教练。仝钊教练带着他所收藏的珍贵资料,为我们讲述广州龙形拳的动人故事。

  

  

  

  据仝钊教练讲述,林耀桂,生于清同治年间,自幼跟随父辈学习林家南拳。后师从罗浮山华首台大玉禅师学习少林龙形摩桥拳法。民国初年,林耀桂来到广州小北路的医灵直街设馆授徒。1931年,林耀桂在广东军事政治学校任上校军官时,有一位同校教官多番挑衅林耀桂,林耀桂为人谦虚,不喜与人无端针锋相对,但树欲静而风不止。为平息事端,学校组织了一场比武,让二人在台上切磋交流。林耀桂用自己擅长的“背剑手”打败了对方。主政广东的陆军一级上将陈济棠获悉他的武学渊源,根据他自行研练所创的拳术,建议定其名为“龙形拳”,并亲题楹联“克己让人非我弱,存心守道任他强”相赠,“龙形拳”之名这时正式确定。林耀桂还曾与其他几位武学宗师一同创立抗日杀敌大刀术,推荐给民间有习武意愿的人士一同学习,抵抗日寇侵略。仝钊教练还说到,即使到了现在,他推广龙形拳,除了宣扬习武可以强身健体以外,更不忘引导大家传承龙形拳的爱国情怀、保家卫国的精神。

   

  

  即使龙形拳一战成名,林耀桂也从来没有得意忘形。林耀桂为人低调,不爱显摆,但内心坚守正道,自信勇毅,实力过硬。他也将这种精神注入自己的教学当中。“克己让人非我弱,存心守道任他强”高度概括了林耀桂的热爱和平、注重修养,兼有中正之气、恒毅之力,这句话更成为了龙形拳弟子们在入门之初就需要谨记的武训门规。与此同时,林耀桂也要求自己的弟子时刻谨记热爱祖国、忠于祖国。他的爱国思想、武德武艺代代传承,充分体现了岭南武术的家国情怀、以德为先、敢于创新、善于创新。

  

  

  

  广州龙形拳进校园

  

  

  仝钊教练在讲座上介绍了很多关于龙形拳的拳术套路与心法口诀,不愧是在广州本地开枝散叶的名拳,就连独门的心法也是一句句接地气的粤语,内容相当生动有趣。仝钊教练还带上了自己的大弟子,为大家进行拳术教学和龙形拳的棍术展示,就连主持人也忍不住偷学了两招。

  为促进广州龙形拳在新时代的传承发展,仝钊教练致力于在广州市绿翠现代实验学校等多间校园开展非遗龙形拳的传承和教学,通过大课间练习龙形拳拳操,增强学生体质;举办龙形拳主题展览,通过多种形式弘扬岭南武术及其爱国精神。

  

   

  

  广州龙形拳第四代传承人仝钊

  

  在本期讲座中,我们能够了解到,岭南武术文化的特色鲜明,一是拳种众多、流派纷呈;二是开放交融、博采众长;三是融入生活、不断创新;四是道法自然、贵柔重内;五是传承传播、走向海外。我们也深刻地感受到,促进岭南武术文化的发展,应注重弘扬其爱国奉献、自强不息的精神;应让岭南武术走进校园、走进社区,提升传统武术文化的理论内涵和学术价值,发挥影响力和竞争力,纳入大湾区文化软实力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为大湾区建设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资源和昂扬向上的精神动力。

  错过本期直播的读者朋友们,虽然很遗憾,不过下期讲座也很精彩,记得留心预告,准时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