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宁
花了一个上午时间,在静静如月光流水一般的丝竹陪伴下,看完了一本青春小说——《凯蒂的毕业季》,写的真好!
故事的情节简单而又复杂,一群即将高考的孩子,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之外玩一个游戏——夺珠。为了获得最后的胜利,友谊、谎言、联盟、背叛,一切都短暂地陷入混乱和迷失中。重新发现和认识自我,一切的迷乱真切而又亲切。谁没有过这样的青春期?渴望做点什么又不知道方向,憧憬希望又难免陷入荒唐,集体陷入无意识的胡闹残忍而无力自拔。
在这个故事中,没有污秽、暴力和灰色,只有真切的生活和思想。作者没有轻视青春期孩子的智力和情感,也没有用凭空编造超能的父母或家长,一切就是生活本身。
但是迷幻之后,无论是清醒、原谅、选择或者舍弃,也许都隐藏着一些隐隐作痛的部分,人也就在这种痛楚中成长了。但这成长,不是依靠脱离现实生活的神话或者童话。
我想起了我的少年时期,《儿童文学》、《少年文艺》中有很多这样的好文章。它引导着一个少年憧憬阳光,绕开暗礁,走向理想的生活。即使长大后要经历现实生活的洗礼和矫正,但是心里还留着真情,可以在生活中慢慢寻找温暖。
现在的孩子们的童年和青春期是怎么度过的?我不甚清楚,但又有所了解,而且有些忧虑。我看到个别“童话”已经沾染了功利与算计,个别“青春小说”有着无法掩盖的情欲色彩。那干干净净的青春期不是由装傻或粗俗的毫无掩饰的对名、利、欲的“探求”组成的。青春期有青春期独有的味道:温暖的阳光、宁静的月色、玫瑰般的理想和晨光般的心胸。
还有个别人在企望中国的青春期电影开禁,这样就可以堂而皇之地加进一些画面了,比如裸露或者暴力。这些人自己也知道这不是青春的本色吧?但是这样一力宣扬是为了什么?我想是为了吸引关注赚取票房吧?也忘了一个文艺工作者起码的社会良心。我们真的不需要太多灰暗浮躁的东西了,描写青春时请多一些温暖纯净的色彩吧!
那些妄图以浓腥咸赤来描写青春的作者,应该是从来没有深入地思考过青春,或者没有真正地亲近过青春期里的可爱的孩子们,不曾正视并尊重过他们的思想与情感。
《凯蒂的毕业季》这部书的作者是加拿大作家谢莉·海蒂丝卡。
在这个美好的上午之前,我还读了一本马来西亚作家的《我在天堂遇见猫》 ,由一个系列组成,很温暖的童话故事。不是只有喧闹和争夺。
投稿邮箱:yxlibsp@163.com
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未经同意请勿转载。本篇投稿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活动组织机构立场。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