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品海伦·凯勒传奇人生
作者:广州市越秀区文德路小学 于睿涵
指导老师: 邓丽灵
如果当你还只是个19个月大的婴儿,就成了一名又聋又哑的残疾人,你会不会很绝望?假如给你三天光明,你会做些什么呢?我的心中不禁发出感慨,我们是正常人,每天都能看见和感知多姿多彩的世界,三天的光明微不足道。但从海伦·凯勒的角度看,她是无比渴望看到这个世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就是这位残疾人作家的励志自传。
19个月大的海伦·凯勒因一场大病,让她失去了视觉和听觉。童年时期,她胆小懦弱,孤独迷茫,渴望被爱。安妮老师的到来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安妮老师让她拥抱自然,给她爱的启迪,教她发音说话,带她走出黑暗与寂静。在人生低谷时,安妮老师鼓励和陪伴她共渡难关。
虽然生活一次次打击她,但她用坚强的毅力站了起来,没有向命运低头,反而更加努力学习,过正常人一样的生活。是什么支持她坚强地活下去,让她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她是怎样考上了哈佛大学,最终成为了一名作家?
书中的一个场景给了我答案:
海伦·凯勒升入中学之后,因为要完成很多语言的课程,在缺少盲文辅助工具的情况下,在学习中她处处碰壁。当期末考试时,面对几何图形的数学盲文试卷,海伦·凯勒头脑一片混乱。但监考老师不会因为她是残疾人而特殊照顾她。她不仅要读懂盲文试卷,还要自己使用打字机来作答。在安妮老师的鼓励下,她目标坚定,从不气馁,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努力练习。
在比别人付出了好多倍的时间和精力,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之后,海伦·凯勒终于踏进了哈佛大学的校门,并且与正常的同学一起学习和生活。课余时间,她用文字抒发情感,将正能量传递给每一个人,使她成为一名受人尊敬的作家。
在海伦·凯勒身上,我看到了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和乐观向上的精神。更令我敬佩的是她在完成学业后,到处巡回演讲,力所能及地帮助更多的残疾人融入社会。
在她创作出版的书中,她提到:“知识给人以爱,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智慧,应该说知识就是幸福。”
掌握了知识,才能认知这个世界,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正因为如此,海伦·凯勒比正常人更加努力、自强。身为残疾人,她没有怨天尤人,别人在她身上感受得到她是一个开朗、活泼、自信的女生。
我们作为正常人已经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是不是更应该好好生活,努力奋斗呢?有一句谚语:当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的时候必然为你开了另一扇窗。让我们以健康的身体和开朗的心情,探索世界,发现生命中更多的美好。
投稿邮箱:yxlibsp@163.com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未经同意请勿转载。本篇投稿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活动组织机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