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拜读李四光先生的随笔《穿过地平线》这本书,它讲述了复杂的地球结构,推测地球的经历以及人类的进化,重新构建了我对地球、宇宙的认识。
孕育生命的地球,因为古代人类知识的匮乏,其形状被想象成千奇百怪,方的,扁的……各式各样。还有各种的世界边缘,让古人不敢“僭越”。随着时间的推进、科学的发展,人类对地球的不断探索,才发现,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星球,是一个圆形星球,面积辽阔,有各种各样的资源。李四光先生从科学角度,对地球从年龄、形状、资源,以及地球所经历的三大冰河时期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详尽描述了远古生物到古人类、人类的起源及生物的进化历程,使我对居住的这个星球有了科学的认识。
这使我联想到,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对地球以及人类的起源,有着各种的想象。这些想象口口相传,流传至今。比如,在我国,关于地球的起源,就有着“盘古开天地”之说:在宇宙混沌之初,巨人盘古苏醒,他开天辟地,用自己的血肉创造了日月、山脉、江河、大地、雨露、万物……又如“女娲造人”:女娲参照自己的样子用黄河的泥土捏造了泥人,再施法让泥人变成了人类……而在西方神话当中,则有普罗米修斯创造人和耶和华造人的传说。这些神话故事,对于孩提时的我,就是对人类起源的认知了,纵然这些故事奇幻有趣,但对于逐渐长大的我而言,更喜欢李四光先生从科学角度的解读:人类,也是从微生物慢慢一步一步演变进化而来。
可以说,《穿过地平线》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又一扇的科学大门,不仅有上文谈到的地球起源,李四光先生还从科学的角度,在书中向我们详细阐述了我国的地势,使我大开眼界呢。在祖先的记载中,借山川地势达成心愿的事例,比比皆是,诸葛亮就是个中高手。所以说,地球、地质与人是互相关联的,都是大学问呢!
《穿越地平线》这本书,使我震撼的,不是由一个个字符组成的科学知识讲解,而是在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这名科学工作者的科学精神:对于一切固有思想,不应该只一味地认同,必须求同存异。只有不断地抱着怀疑的精神,人类才能不断地进步。如果只是一味地遵循固有的思想和知识,人类只能原地踏步,永远不会向前迈进一步。“求同存异探索不止”的科学精神,正是李四光先生以随笔形式,留给读者、留给后人,留给中国科学发展的最宝贵的财富这份财富,不仅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全人类的……
《穿越地平线》这本书,我很喜欢,也会反复阅读。它是一位智者,传授知识,赠与我精神财富,我也把这份财富共享给每一位读者:你也来读一读吧!
(END)
投稿邮箱:yxlibsp@163.com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未经同意请勿转载。本篇投稿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活动组织机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