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读佛山,触摸粤港澳大湾区岭南文化脉搏!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发挥香港-深圳、广州-佛山、澳门-珠海强强联合的引领带动作用,深化港深、澳珠合作,加快广佛同城化建设,提升整体实力和全球影响力,引领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参与国际合作。”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同源、人缘相亲、民俗相近,共同的岭南文化基因让大湾区建设有着坚实的文化基础。广州与佛山更已进入深度融合期。

  61日适逢儿童节,越秀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越秀区图书馆举办“行走·阅图”第八季——共探粤港澳大湾区文化根源篇活动,组织读者以“精读+定向比赛”的方式,读佛山、摄佛山、赏佛山、叹佛山,吸引了从12-60岁的读者(一共13个参赛队伍)踊跃参与,大儿童、小儿童共同度过了一个充满文化情怀的节日!

  

  

  通关秘笈——精读!

  活动开始前,主办方引导读者阅读图书《佛山祖庙》、《佛山民俗文化》,欣赏纪录片《看中国·影像中的佛山》,引导读者通过阅读的方式了解优秀传统文化。

  《佛山祖庙》是第一本全面介绍佛山祖庙的著作,分文物篇、建筑篇、碑记对联匾额篇、民俗篇和研究篇五个部分,对祖庙胜迹作了全面解剖和详尽介绍,兼顾学术性和通俗性,图文并茂。

  

  《佛山民俗文化》是一部记述佛山一百多年来存在的各种民间民俗事象的书。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是读者深入了解佛山民俗文化的绝佳途径。

  《看中国影像中的佛山》荣获第24届中国纪录片学术盛典特别微纪录作品奖,为当届评选中唯一获得该奖项的作品。

  主办方根据上述文献,整理出2万多字的精炼阅读资料(佛山祖庙、岭南天地历史文化知识介绍),发给读者提前阅读。不精读这些“考前复习资料”的读者,分分钟输掉比赛。因为定向比赛任务就是根据推荐文献和阅读资料来精心设计的。

  初识佛山——精彩!

  通过阅读,读者们了解到,佛山是中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珠三角地区西翼经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佛山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毗邻港澳,与广州共同构成“广佛都市圈”,是“粤港澳大湾区”“珠江-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佛山古称季华乡,“肇迹于晋,得名于唐”,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乡人在城内塔坡岗挖掘出三尊佛像,以为是佛家之地,遂立石榜改季华乡为“佛山”,迄今有1390年的城市得名史。

  佛山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佛山是岭南文化的发源地之一,素有陶艺之乡、武术之乡、美食之乡、粤剧之乡、岭南成药之乡、狮艺之乡等美誉。  

  慢读佛山——震撼!

  等读者们到了定向比赛现场,书里一个一个的黑色铅字所描绘的佛山文化,就活生生地呈现在眼前了。这次比赛不强调速度,更强调摄影创作的美感,所以,读者们得以慢佛山,轻松赏,用心去读佛山文化的精华和魅力,并被实景深深震撼!

  

  

  由于比赛的任务书故意混淆视听,设置了不少深度问题,充分考验大家有没有提前精读文献,因此,要找出任务书上的地点,很考功力。只见同一个团队的队友们纷纷贡献阅读力、记忆力、方向力、协作力、判断力,精心策划路线以免走弯路,齐心协力完成任务!速度比较慢的团队也是让人捉急,刚开始有点手忙脚乱、找不着北,但经过一番商量和努力,最后也终于跟上了大部队!

  

  上午,读者们在岭南天地,在清朝酒埕、陈太吉酒庄的传统招纸下当一回“客官”;在佛山现存规模最大的民初西洋式大型建筑群——简氏别墅当一回“少爷”;在龙塘诗社当一回“诗人”;在嫁娶屋当一回“新娘”……

  

  

  不知不觉到了中午,俗话说“厨出凤城”,主办方为参赛者们准备了富有佛山特色的美食作为午餐。只见消耗了不少体力的读者们纷纷化身吃货,一起体验“舌尖上的佛山”,感受美食在味蕾引爆的大满足!

  祖庙寻踪——惊艳!

  转眼下午来到第二站佛山祖庙,任务难度又加大了,已经轻松完成第一站任务的读者纷纷紧张了起来,活动瞬间被推到了高潮,这里的目标地点、事物被分为文物篇、建筑篇、民俗篇三个类别,读者需要更细心、更耐心去寻找,坚持到最后的就是胜者!

  

  话说“到了佛山没到祖庙,就等于没到佛山”,这是佛山妇孺皆知的一句话。佛山祖庙是供奉北方真武玄天上帝的著名庙宇,始建于北宋元丰年间,与肇庆悦城龙母庙、广州陈家祠合称为“岭南古建筑三大瑰宝”。

  

  在现场,读者们纷纷被祖庙建筑的壮丽恢宏所惊艳。陶塑瓦脊、金木雕建筑构件、大型铁铸武士立像、铁铸瑞兽、铁炮等等,这些陈列品集中反映了明清时期禅城高超的工艺技术。无怪乎,一些前来参观的外国朋友将祖庙誉为“东方民间艺术之宫”。

  

  说到佛山,就不能不提李小龙、叶问、黄飞鸿了,他们或出生于佛山,或师承于佛山。李小龙更让中国功夫名扬世界,无数影视作品让中国功夫成为现象级的大IP。说起这些,粤港澳大湾区的人们都是会心一笑,尽在不言中的。在香港的影视作品中,也有很多素材来源于佛山。

  

  在叶问馆,读者们向叶问和李小龙学习,摆出他们合影照中的咏春 chi) 手造型,为“中国功夫”代言,为“中国功夫”的国际影响力点赞;

  全国仅存的黄飞鸿真人照片珍藏于佛山祖庙内的黄飞鸿纪念馆,很多读者纷纷和武术名人的照片合影;

  历史上,佛山作为重要货源地,在海上丝绸贸易中充当了重要角色,并且通过澳门港实现中西之间的贸易往来。大家在祖庙里找到了“外国朋友”雕塑,他们仿佛在诉说着佛山对外交往历史之长、岭南文化的开放包容;

  

  听说和麒麟合影逢考必“过”,大家又纷纷在祖庙里寻找“过儿”(读者对麒麟的昵称)……

  大家还在祖庙内观赏了武术、醒狮、粤剧表演,感受岭南文化的博大精深、多姿多彩,大呼过瘾。

  

  书里描绘的佛山老建筑、老字号、民俗、戏曲、商贸……有声有色地从纸张里走出来,看得见、摸得着,魅力四射、生机勃勃、可亲可爱,不再只是一段段沉默的文字。大家纷纷惊叹,原来书还可以这样读,原来这才是深度游!

  

  联机创作——创新!

  在丰沛的体验中,在饱满的快乐中,读者们创作了令人惊艳的摄影和视频作品,在照片中为大家奉献了最美好的微笑、最帅气的造型、最开心的手势,并分享在活动微信群。大家互相点赞、点评、切磋,彼此都得到了很多的收获和满足。大家都觉得这种联机创作的方式非常新颖,有利于大家互相学习对方的优点,共同改善彼此的不足。

  

  一位一开始自认为已经很了解佛山的读者表示,一天下来处处是惊喜,对本来熟知的部分了解得更加深入,同时又学习到关于岭南文化的新知识、新角度,提高了自己的见识和素养,真的是干货满满。

  

  读者们纷纷感叹:不虚此行!和有文化情怀的人在一起阅赏佛山,刷新了阅读体验,把彼此的知识分享,把彼此的快乐传递,让这次活动成了知识收益加速器、快乐体验放大器,第一次体验到了诗和远方的完美结合;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岭南文化基因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体会到岭南文化的吸引力、包容力;对广佛同城化建设也有了更多感情上的认同和支持!

  

  新时代的网络传播速度飞快,“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缺一不可的道理很多人都懂,但喜欢“宅”的人也越来越多;假如把自己困在一方小天地里读了万卷书,而思维越来越单一和僵化,不去真正行万里路,又能对书本理解到什么程度呢?越秀区图书馆的“行走·阅图”活动,正是通过“精读+定向比赛”的方式,达到精读书本而不囿于书本、行走却带着明确目标行走、联机创作却带着新时代共享与学习意识的多个阅读推广目的,让读者在“诗与远方”的完美结合中,实现认知的升级迭代,从而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本次活动也是促进文旅融合的新尝试。通过组织读者阅读岭南文化书籍,再参加“文化通关”型的定向比赛,将丰富的岭南文化资源挖掘出来呈现给读者,让定向比赛具有浓郁的岭南味、文化味,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将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集体文化记忆转化为场景、体验等,引发读者的文化共鸣,深化读者的文化体验,让优秀传统文化在行旅中得到了更好的弘扬。(撰稿 黎绮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