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信息时报 发布时间:2021-04-13
第一公园旧址(现人民公园)。通讯员供图
信息时报讯 (记者 黄文浩) 朋友圈的“网红打卡点”升级“市保”了!4月12日,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在南越王宫博物馆召开广州市历史文化遗产与考古工作新闻发布会。会上公布,青云书院、东平大押旧址等31处经市政府审定,成为第九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其中,番禺区和越秀区分别有14处和9处,荔湾、黄埔、增城三区各两处,从化、增城各一处。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曹劲作为特邀专家代表,对第九批广州市保单位进行点评时指出,第九批市保的一大特色是以近代史迹记录城市发展历程,第一公园旧址(现人民公园)、广东陆军总医院旧址建筑群、培英中学早期建筑群、伯捷旧居等都是此类代表,是广州作为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中极为独特而重要的城市留下的发展印记。
二是以革命史迹缀联红色之路。第九批市保中,红色史迹和革命旧址在名单中占据重要位置,包括越秀区的中共广州市委特派员旧址、广东省立宣讲员养成所遗址,番禺区的何小静、何虹烈士故居、禺南武工队旧址,海珠区的南石头监狱遗址与海港检疫所旧址等。
三是以传统建筑赓续岭南文化。越秀区的青云书院、东平大押旧址,黄埔区的长洲曾氏宗祠、南湾曾氏宗祠,番禺区的日泉、月泉、古氏大宗祠等,都反映出广州作为岭南文化中心地的历史风貌。
值得一提的是,这批市保中,有不少文物建筑不仅承载历史记忆,至今还与市民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如第一公园、广东陆军总医院旧址建筑群、培英中学早期建筑群都是今天仍在人们生活中发挥作用的公共服务设施。位于越秀区中山四路1号的东平大押经过活化,成为年轻人打卡的好去处。番禺的“九成书院”,始建于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近200年间一直作为教育场所,近年经过修缮,成为弘扬醒狮、书法等优秀传统文化的阵地。
这些市保单位故事多
第一公园旧址(越秀区)
位于越秀区连新路8号(现人民公园)。园址从元代至清代均为历朝官衙所在地。民国十年(1921年)建成为向公众开放,命名为“第一公园”。1924年1月,孙中山在此主持悼念列宁的大会。3月8日,广州市妇女2000多人在此召开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大会,是为中国妇女纪念“三八”节日的开端。10月10日,周恩来以民族解放协会代表的名义,在此参加辛亥革命纪念日的纪念活动,并发表重要讲话。1927年广州起义时,此处是重要的战斗地点。该旧址是广州历史上最早的综合性公园,又是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历史见证。
中共广州市委特派员旧址(越秀区)
位于越秀区起义路维新横街6号。1946年6月,中共广东区委为保存力量,坚持斗争,决定大量撤退已经暴露身份的党员到香港和农村,改变组织机构和联系,并租赁维新横街6号2楼为秘密办公地点。由钟明任广州总特派员,陈南翔任学运特派员,余美庆任工运特派员,李国霖任机关职员、中小学教师特派员。特派员直属中共广东区委城市工作委员会领导。该旧址是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共广州市委配合全国解放战场坚持斗争的见证之一,具有重要的红色革命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