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市中山四路342号,在这里曾经有一家图书公司,它从三联书店发展而来,后来它的骨干人员又筹办了新华书店,它就是广州兄弟图书公司。
广州兄弟图书公司于1945年12月1日开业,曹健飞为经理,吴仲为副经理。事实上该公司是华南地区最早的三联书店。它的历史要追溯到1944年,这一年在广西桂林坚持进步文化事业的生活书店、读书出版社、新知书店等三家书店为应付1944年湘桂大撤退而联合起来的战时发行点,先设在桂东的八步镇和粤北的连县县城。日本投降后,按设在重庆的“兄弟”总管理处的要求,结束桂东、粤北两店,赶赴广州市另建广州兄弟图书公司。
当时,图书公司设在惠爱东路328号(今中山四路342号),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保全书店,建店的同志到达广州后,首先就通过潜伏在国民党政府内部的地下工作者左洪涛,想办法请广州市市长陈策为兄弟图书公司书写招牌,作为护身符。另外,公司也兼做文具生意,显得相当有商业色彩。而公司实际上则是抗战胜利后广州红色文化战线的宣传阵地。一方面经营进步书刊,不卖黄色书刊,经售和总销售的杂志主要有:张铁生和乔冠华主编的《自由世界》、司马文森和陈残云合编的《文艺生活》、广州杂志联谊会主编的《联合坛刊》以及《中国诗坛》、《文艺新闻》、《新音乐》等;出售的书籍有《大众哲学》、《日本间谍》、《鲁迅小说选集》、《列宁主义问题》、《列宁文选》、《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国家与革命》、《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三民主义》、《萍踪忆语》、《萍踪寄语》、《患难余生记》,还有茅盾、巴金、冰心、高尔基、托尔斯泰、罗曼·罗兰等中外文学家的小说集。抗战结束后,香港新民主出版社的《整风文献》、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革命书籍都在这里有得出售。另一方面,作为地下党组织的秘密联络点,联络失散关系的共产党员和进步分子。
兄弟图书公司开业,立即成为广州读者补充精神食粮的理想场所之一,门市部经常被挤得水泄不通。但是这样的图书公司屡屡遭到国民党反动当局的破坏与阻扰。
1946年5月4日,国民党反动当局组织以三青团为骨干的少数学生举行反苏游行,一小撮乔装成学生的特务捣毁了兄弟图书公司以及永汉北路的《华商报》、《正报》驻广州办事处。6月5日,国民党特务和警察又对兄弟图书公司进行了洗劫。6月21日兄弟图书公司被查封,声称兄弟图书公司永不得在广州复业,还要没收书店的全部财产。至此广州兄弟图书公司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兄弟图书公司的薪火没有熄灭,广州兄弟图书公司被关闭后,其工作人员大都转移到香港,加入以邓家恺为经理、廖沫沙为主编的新民主出版社。该社是我党在香港设立的正式出版机构。
1949年10月,新民主出版社的10多位同志率先进入解放区,随南下的人民解放大军解放广州,接管了国民党正中书局及其他文化机构,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广州新华书店,成为新中国建立后广东图书出版事业的开拓者。
今天,位于中山四路328号的广州兄弟图书公司遗址早已没有当年的痕迹,但它在当时无论是在群众中宣传进步思想还是联络各界进步人士,都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是广州红色文化的地下尖兵,也是宣扬和平民主的前沿阵地。
文献资料来源:摘自《街巷里的红色印记:广州越秀红色革命史迹全纪录》
出版时间:2019年
出版时间: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