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十年前的广州恤孤院后街31号(现恤孤院路3号),是一幢两层的普通房子,坐西向东,门临大街。今天我们来到这里,映入眼帘的是一幢朱红色的房子,与周边房子共同辉映出那段峥嵘岁月,这便是著名的中共三大会址。
中共三大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在广州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当时会址的设施极度简陋,没有电灯、自来水、浴室和厕所,办公条件非常简陋,连开会用的家具都是中共广东区委临时租来的。共产党人就是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同心同德,共商国是,运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1923年6月12—20日,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蔡和森、陈潭秋、恽代英、瞿秋白、张国焘、李立三、项英等来自全国各地及莫斯科的代表近40人出席大会。会议由陈独秀主持,主要讨论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问题。会议经过激烈的讨论,统一了认识,确定了统一战线的策略与组织形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采取党内合作的形式,同国民党建立联合战线,以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的重要任务。会议结束后,参会代表们到黄花岗烈士墓前,在瞿秋白同志的指挥下高唱国际歌,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雄壮有力的国际歌声中胜利闭幕。中共三大为广东党组织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正是这次会议才真正促成国共第一次合作,孙中山先生对国民党进行了改组,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和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在国共合作的旗帜下,国共两党携手并肩,在全国掀起了声势浩大、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群众运动,国民党在军事上创办了黄埔军校和国民革命军,并取得北伐战争的胜利,中国出现了大革命的高潮。因此中共三大成为中共党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党代会之一。
遗憾的是,曾经容纳40名中共三大代表们激烈辩论、修改党纲的120多平方米的两层小楼房在1938年被日军炸毁。由于当时召开中共三大需要做好保密工作,所以档案和史籍都没有记载中共三大会址的具体情况,对新中国成立后对旧址的复原和重建提出了很大的挑战。1972年,广州市纪念馆、博物馆革命委员会专门成立调查三大会址小组,为中共三大会址的重建做准备。经相关专家长期调查多方求证,确定原三大会址为一幢两层两间砖木结构、人字瓦顶的普通房屋,属典型旧式广州骑楼。但由于时间太久远,会址的建造细节都是模糊的不能确定,因而搁置了在原址重建中共三大会址建筑的方案。
直到2006年初,广州市政府斥资5000万复建中共三大会址。复建工程包括4大部分,分别是原址复建中共三大主会场旧址;修缮中共三大期间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党的重要领导人活动的主要场所“春园”“逵园”及“简园”(统称为三园);新建用于文物和历史资料展览的三大陈列馆;新建一大型停车场。整个片区建筑面积达到4200平方米。2013年3月,中共三大会址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在的中共三大会址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吸引无数游客前来参观学习。虽然中共三大会址已非昔日的模样,但那一幅幅书画,那一件件武器,那一尊尊塑像,那一样样家具,犹可追寻革命前辈的足迹。透过那镌刻着“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和“全中国国民革命者联合起来”的字样,我们仍可以从中寻觅闪烁在历史烟云中的昔日光影。
文献资料来源:摘自《街巷里的红色印记:广州越秀红色革命史迹全纪录》
出版时间: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