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方日报A03 记者:张慧谋 2021-10-26
尽管先前来过几趟旦海村,但不像眼下的旦海村给我如此丰盈的诗意,村里村外秋光一片。田园如初,该长水稻的长水稻,该种花生的种花生。秋光里,整个旦海村就是一幅画,画里有山有海,有河流和村舍,宁静中见生机。
刘星文是树仔镇旦海村党支部书记。这位“80后”年轻人平时话语不多,说起旦海村却换了个人似的,一路话语滔滔不绝。他说,咱村里别看现在这个模样,过去旦海村是出了名的贫困村。村民工作更难做,寸土不让,动不动就拿出架势来,让你下不了台阶,真是个天高皇帝远的穷乡僻壤。
刘星文说的过去是几年前。旦海村也不算十分偏僻,处于树仔、电城、博贺三镇交界。过去穷,村民多不按常规行事,如此一来工作就难做,重重受阻,难以推进。
村民常常因一小块地、几棵树争得六亲不认,甚至大动拳脚。刘星文那年还是村长,在村人眼里是个没长胡须的毛头小子,能管啥事?一副见人就笑的样子,可亲可爱。正因为他的长相,村民虽内心不服,但也拿出诚意来观望。
刘星文做的第一件事是修路,修路不仅要占地,还要花钱。通过做工作,村民认可了刘星文的想法,再不讲道理的村民也明白路通财通。可是修路的钱呢?刘星文争取上级的支持,有了一笔修乡道专项资金,可是远远不够,资金缺口二三十万元。刘星文对村民说,不足部分我个人先垫支吧。
刘星文破了先例,拿出自己的积蓄如期把乡路修通了。村民说,这个没长胡须的年轻人做起事来有板有眼,干净利落,是个有担当、有作为的村支书。村民开始对刘星文有了信任,村庄改造也有了新进展。村里需要一块地建村委会和文化广场,刘星文说,那天开村民大会,在家的村民都来了,旷地上站满了人。他在村民会上说,这回跟各位父老乡亲商量个事,咱旦海村需要块地建村委办公楼和文化广场,一来村干部办公有个地方,二来村民来办事也有个歇脚的地方。大家表个态,钱的事我想办法去弄。同时呢,我们村还有个发展计划……
刘星文有理有据的一番演讲,引来全场一片热烈掌声。刘星文说,至今回想起来还很激动。掌声过后村民纷纷站出来说,要地没问题,只要真心为村民着想办实事,刘书记想要哪块地就给哪块地。刘星文说,没想到村民如此慷慨,村里修路、建文化广场和村民健身场所等,他们无私出让土地达4万多平方米。
旦海村原本是省定贫困村,在“在三清三拆三整治”中,刘星文带领全村村民,不留死角的整治村容村貌。刘星文说,村中清理的垃圾拉了几千车次,村民真的很配合。后来陆续投入1500多万元,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为乡村按下“美颜键”,实现农村面貌大改善、大提升。
如今的旦海村,乡道平坦整洁,树木繁茂。新村舍、文化广场、灯光球场、墙上彩绘……处处都呈现着乡村振兴带来的新气象。
为解决村民就业,刘星文根据旦海村盛产花生、眉豆的优势,在镇政府及对口帮扶单位——珠海市公安局的促进下,2016年5月引进广东金芝香饼业有限公司到村里落户。作为旦海村的重要产业,金芝香公司带领村民开展标准化种植,为农户提供农资和无偿技术指导,帮助农户提升农产品的质量与产量。还与农户签订收购协议,确保农产品稳定销售。并且为周边镇、村创造了100多个工作岗位,有效地带动了旦海村贫困户脱贫致富,提高了贫困户收入。
如今旦海村交通便利,村边千亩鱼虾养殖基地生产的海鲜,通过海鲜车运往珠三角等地销售。村民收入提高了,生活越来越好。村里过去外出打工的青年人,也陆续回到旦海村就业。
旦海村先后获得“茂名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茂名市电白区文明村”“广东省乡村振兴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夕阳下,秋光里,旦海村外的大片湿地里白鹭成群,或盘旋低飞,或在湿地里觅食。如此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把整个旦海村映衬得格外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