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家在越秀-信息港 |
《东山大少》不乏血性 |
面对生长于斯的这块土地的历史与文化,万万不能丢了温情与敬意。 ——作家梁凤莲 人们对东山少爷的误解需要纠正,东山少爷不是二流子。 ——越秀区东湖街道办党工委书记冼丽冰 由花城出版社出版的新书《东山大少》首发式昨天在东山口举行。这是继《西关小姐》之后,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的专业作家梁凤莲又一篇挖掘岭南文化的力作。 西关小姐为东山少爷叫屈 梁凤莲是地道西关小姐,也是游学异乡又返回故土的博士。她说“我必须为我的故乡找到一种表达怀想和关注的方式”,以“留下关于广州的历史信念”。为此,她试图用本土意识和血脉情缘来表述广州,把种种真实的碎片,拼成一幅完整的艺术图景。《东山大少》正是围绕着城市精神、家园情感与历史记忆来展开叙事的。 在她看来,“东山少爷”,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被人误解的符号。而在对历史的挖掘中,她发现东山少爷并非人们想象中的纨绔子弟,而是有着节制与内敛,不乏血性和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气质的一群。 在昨天《东山大少》的首发式上,出现了多名越秀区的政府官员,他们称前来“捧场”的原因是《东山大少》对岭南文化历史符号的挖掘也正是区政府目前正在做的事情。 首发式上,为“东山少爷”形象叫屈的还有越秀区东湖街道办党工委书记冼丽冰。“人们对东山少爷的误解需要纠正,东山少爷不是二流子”。实际上东山少爷是有血性有骨性的,他们在东山成长后,又去国外谋生打拼,打下基础后回国创业。他们是西风东渐发风气之先的人,是当时社会先进文化的代表,不是传说中的游手好闲之辈。 呼吁更多文化人深掘广府文化 越秀区副区长陈晓丹也是《东山大少》首发式的嘉宾,在她看来,《东山大少》是广府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 陈晓丹说,外人有“广州没文化”的偏见。但实际上,广州作为有着数千历史的古城不乏深厚的文化积淀。她呼吁更多文化人来发现,挖掘广州传统文化尤其是广府文化。 陈晓丹称,东山作为广州文化的一个承载地和聚集地,有必要把广府文化发扬好。越秀区也已经启动全面打造广府文化核心区的工作。譬如对五仙观、南粤先贤馆等一批历史重要项目进行保护,通过适当梳理与整合,来打造和彰显广府文化,把散落在越秀的历史珍珠串起来,让广府文化能更好地得以传承。 对于梁凤莲来说,无论是《西关小姐》还是《东山大少》都只是她发现和擦亮岭南文化的一个部分。目前她所在的社科院岭南文化研究中心,有意打造本土文化博物馆。此外,他们将对十区二市进行全面的文化发展规划研究。但“终极目的是大家都来热爱广州”,整体提升广州的文化影响力。 |
![]() |
首 页 | 关于越图 | 本馆动态 | 服务指南 | 网上服务 | 家在越秀 | 读者园地 | 艺术天地 | 联系我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