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秀区很多地块建筑密度已达到70%以上,老城区的人口太密必须抽疏!在昨日召开的越秀区政协第十三届第四次会议上,民革越秀区工作委员会呼吁,应吸取过去数十年的旧城改造经验教训,应停止旧城区直接向市场出售商品住宅地块,以冻结城区人口的人为增长。
近几年,越秀区加快了旧城改造步伐,但却依然存在着人口和建筑密度高、现存危破房多等状况。民革越秀区工作委员提供的数据显示,到2007年年底,越秀区总面积33.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15万人,人口密度约35000人/平方公里,在册危破房25.24万平方米,以低层砖木结构房屋为主。
“旧城改造中,现时的规划要求与保持旧城肌理、保护特色建筑存在着矛盾。”委员们提出,目前越秀区很多地块的建筑密度已达到70%以上,临街建筑多为高层,背后却是破旧民居,“现时规划要求建筑密度多在40%以下,若按现时的规划,原有旧城肌理将不复存在,越秀区拥有骑楼、东山洋房等不少特色建筑,有些房子尽管破旧,但建筑立面较完整且有特色,如果一旦拆除,将永远在城市中消失,城市发展与保留历史风貌存在着矛盾。”
“商品住宅的建筑,必然伴随着新增人口,这已为过去数十年的旧城改造历史所证明。”委员们建议,为达到抽疏城区人口数量的目的,应立刻停止旧城区中直接向市场出售商品住宅的开发地块,以冻结城区人口的人为增长。同时,将规划与保护历史传统风貌相结合,使一些有文化特色的旧房逐步变成有韵味的文化街区。
委员们还提出,设立专项旧城改造资金,并考虑采取吸引社会资金等方式实现旧城改造的滚动式开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