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读书法
|
作者: 多读书是学好语文的一个重要途径。正如叶圣陶所说“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因而,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对于提高语文学习效率来说颇为重要。下面七种读书方法可供借鉴。
一、文字疏通法
这是读书的第一要务,更是基本功。对于书中出现的生字,生词一定不要放过,而是应追根究底,彻底弄清它的读音,字(词)义。因而读书时应备一本字(词)典在旁,必要时它可以为你答疑解惑。
二、摘录积累法
读书时常会碰到许多优美、生动、意义深刻的语句、段落,这时便可以把它们分类摘录积累下来,留待以后查阅。摘录可以是几句,也可以是几段,不论长短,只要自己认为有益,能与自己情感产生共鸣,便可摘录积累。长期“厚积”方能为以后“博发、致用”打下基础。
三、圈点批注法
读书时可利用各种符号在书上做出标记。如用横线把要点划出来,用着重号把关键词语标出来,用浪线画出中心句,有疑问的地方用“?”, 需要注意的地方用“※”。
也可以从内容、结构、语言、写作特点等方面作批注,或分析文章内容,或揣摩精彩语句。文字 不在多少,只要言为心声,笔为情动即可,日积月累,作文便可有所借鉴了。
四、编写提纲法
读书时把一篇文章(一本书)的要点简明有序的记下来,就是编写提纲。提纲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表达,也可用原文句子表达。每个要点前应标上序号,合理安排层次。长期坚持编写提纲,对掌握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主旨有很大帮助。
五、自问自答法
读书时一定要边读边思,多问几个为什么?而且最好要自问自答,如实再答不上来,可查阅其他资料,或存疑留待日后解决。自问自答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文章写了什么?2、怎样写的(结构和写作技法)。3、为什么这样写?9特点)4、写的怎样?(欣赏评价)5、从中学到了什么?(应用)。如反把以上问题理顺,便能较好地把握文章主旨。
六、联想比较法
为拓展读书空间,拓宽阅读层面,读书时对同类文章(书籍)进行比较阅读是较为实用的方法之一。在吃透一篇文章(一部书)的同时,相关同类文章(书)也应有所涉猎,并进而掌握。这不但能使掌握的知识更加全面,而且更能提高对文章(书)的鉴别、欣赏、评价能力。
七、读写结合法
读完一篇文章(一部书),思想感情上总会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地有所感悟。这时就应提起笔把它们记述下来。可以就事论事,也可以联系实际,写成读后感。写读后感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要“读”、“感”结合,以“感”为主,“读”是“感”的前提,“感”是“读”的结果。要抓住感触最深的一点透彻地说理。2、要联系生活实际。只有联系实际,才能“感”得深,才能悟出新意。3、以议论为主,综合运用记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亮观点、谈体会,要用议论的方式;概述原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却离不开记叙。4、作出结论,申明自己的观点。概括起来说,写读后感可分为“引”、“议”、“联”、“结”四个步骤。读后感写得好坏,是检验对文章理解是否深刻的最有效方法,同时也能提高写的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以上七法,如能长期坚持,一定会提高你的阅读、写作能力,从而提高你的语文综合素养,学好语文将不再是一件难事。
来源:http://article.hongxiu.com/a/2006-8-2/1373387.shtml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