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本馆动态-媒体报道 |
公共文化空间遍布每个角落或便捷周到或有岭南特色 文化空间正悄然改变居民生活 |
信息时报记者 李元源 刘展萍 郭仲然 陈文杰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意味着当代中国人的需求也在发生深刻变化,已经由主要满足物质需求,转化为主要满足精神需求。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在广州,文化空间遍布城市每一个角落,或具有羊城特色、或包容创新,这些“精神家园”正促使居民生活发生悄然变化。 便捷周到 家门口就有发展爱好的场地 在退休教师贺远宁眼中,每个月中旬的周四是一个重要的日子,这一天是金花诗社的月度活动日,他已经参加了六年多。金花诗社最初由一批爱好诗词的市民自发组成,2012年起在荔湾区金花街支持下,每月固定在文化站举行一次交流活动。 诗社社长贺远宁认为,诗社能坚持到今天,源于成员们对诗词的喜爱,更离不开街道的支持,“街道为我们的活动提供固定场地,还安排工作人员协助活动。大型节日,文化站也邀请我们一同参与。”贺远宁介绍,金花街的文化氛围浓郁,除了金花诗社,还有书画会、舞蹈队、合唱队等,“虽然我们爱好不同,但是也会沟通分享,身边有这么多文艺团体也会起到互相促进作用。” 据了解,荔湾区金花街有文艺团队数十个。为了给喜爱文艺的市民创造活动条件、搭建交流平台,街道特在文化站打造数百平米的活动场地,配备了钢琴、音响、电视机等设备,还为各个团队编排场地使用时间,让街坊走出家门就能开展文娱活动。贺远宁说:“我认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在文化生活上最能体现,政府为我们打造一流的活动空间,让文艺团体的活动持续开展下去,从而营造良好的城市文化氛围,让我们享受高水平的精神文化生活。” 在荔湾区,像贺远宁这样的民众享受着丰富充实的退休生活,正得益于遍布周边的公共文化空间。 弘扬传统 特色好去处 让粤剧迷享实惠 近年来,形式新颖、规模不一的新型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在广州兴起。这些城市公共文化空间以其公益性、开放性、现代性、便利性等特点,符合了公众文化需求的新变化新特点,也促进了城市文化特色和文化品味的塑造。 2016年,酝酿多年的粤剧艺术博物馆(以下简称“粤博馆”)在恩宁路正式亮相。粤博馆总占地面积1.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17万平方米,是一座具有岭南风格、水乡特色的中国园林式博物馆,它所在的西关为粤剧文化兴盛之地。 粤博馆以保护、传承、弘扬粤剧艺术为主旨,通过陈列展览、舞台演出、文化交流、教育服务等方式,向公众展示粤剧艺术的精髓和魅力。这让喜爱粤剧粤曲的市民有了一个强大的精神家园。 粤博馆每个月都会举办不少免费向公众开放的惠民演出和讲座,其中,从2016年10月开始举办的广福台粤剧粤曲惠民演出尤为受欢迎。这个系列演出秉承扶持民间粤剧私伙局团体的宗旨,让各地零散的队伍有了规范的团队管理和固定的展示舞台,真正享受到社会公共服务所带来的各种实惠。演出一经推出,便得到各界的好评,每次都吸引不少戏迷前来捧场。 整合资源 阅读新时代 学校资源与市民共享 今年4月,越秀区图书馆与矿泉街、广州市第七中学实验学校合作共建的越秀区矿泉街少年儿童图书馆(越秀区图书馆矿泉分馆)正式对市民开放,该馆是全省首个街道少年儿童图书馆。 该馆是越秀区打造多元总分馆制建设模式的重要范例之一,充分利用越秀区作为教育强区的区情优势,打造公共文化服务进校园、学校资源与市民共享的总分馆制建设新模式,为总分馆建设提供了可供复制的模式,闯出了新路子。 据了解,该馆位于矿泉街站西路机山一巷30号七中实验学校校内,面积约500平方米,馆藏图书3万册,设有借阅区、公共电子阅览室、报刊阅览区、休闲阅览区、教育图书专题阅览区、特色馆藏专区等服务功能区,与市、区图书馆联网,实现通借通还,提供远程自助办证、数字资源阅读、个性化信息资源推荐、分级阅读等多元服务。 该馆的祠堂文化特色馆藏专区,收集与祠堂有关的文献,未来将打造成为展示矿泉街“祠堂文化”的特色区域。此外,该馆定期会为少年儿童举办不同主题的活动。 突破创新 新型购物中心将艺术与零售结合 有吃有喝有得玩,不定时有表演看;有创意十足的艺术展览,有到处都能化身拍照胜地的艺术建筑,还有让你随时开启“拍拍拍”+“买买买”模式的各类品牌店……3月底开业的广州K11艺术购物中心,成为不少追求潮流的年轻人必去的“打卡”之地。 广州K11艺术购物中心位于珠江新城东塔,建筑面积约7万平方米,包括地下两层和地上八层,打造了超800平方米的三大艺术空间,是全球第四座、广州首座开业的K11艺术购物中心。 K11全球首创“博物馆零售概念”,将艺术与零售结合,让艺术在购物中心内穿插,为更多艺术家提供展示作品的机会,让公众在购物和休闲的同时可以欣赏艺术佳作。 场内艺术品随处可见。K11门外名为《梵高的耳朵》的“垂直游泳池”大有来头,2016年曾在纽约第五大道街头展出。在二楼可以看到由日本知名当代艺术家奈良美智创作的《大头狗》,让人重温纯真童年。由新媒体艺术家吴珏辉倾力打造的《Time Tower》位于4楼,由多层“时间环”叠加而成。 |
![]() |
首 页 | 关于越图 | 本馆动态 | 服务指南 | 网上服务 | 家在越秀 | 读者园地 | 艺术天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