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本馆动态-本馆信息 |
珍视羊城传统粤韵 越秀普及讲古技艺 |
粤语讲古是用广州方言对小说或民间故事进行再创作和讲演的一种地方说唱艺术形式。它承载着广州许多历史文化信息,成为地方传统文化得以保持和延续的重要因素;它也是珍贵的德育资源,通过历史故事的讲述宣传爱国爱乡、孝亲敬老、诚实守信、伸张正义、自强不息、勇敢坚毅、廉洁奉公、智慧豁达、善于创新、宽容仁厚、乐于助人等人物品质。 粤语讲古的艺术特点是以第三者旁述为主,讲究语言的韵律性和节奏感,同时也借鉴了戏曲中的一些表演技巧。它既是语言艺术的一个类别,又是戏曲艺术的一个类别,也是民间艺术的一种。简而言之,粤语讲古既讲究语言,更讲究表演。 听讲古,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广州家家户户都不能缺少的一项娱乐:从收音机里传来讲古艺人的声音,抑扬顿挫、幽默通俗的语言,再加上跌宕起伏、大气磅礴的历史故事,让人进入愉悦的艺术享受之中,听得如痴如醉,充实了无数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是深受人们喜爱的陶冶情操以及增进知识的一种方式。 现在跟70后、60后提起讲古,他们纷纷表示听讲古已经成为了老广的情怀,成为挥之不去的乡愁……无论身在何处,最怀念的还是这声声粤韵,句句乡音。 那么,让我们前文再续,书接上一回。 微信图片_20180814091412 为了丰富青少年的暑期文化生活,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坚定文化自信,继2018年8月6日至8日开展了由越秀区文广新局主办,越秀区图书馆承办,越秀区粤岭说书文化艺术中心、高剑父纪念馆协办的越秀区图书馆青少年讲古游书海之越图粤有“古”活动的前6期课程后,日前,活动主办方继续为大家奉上了活动的后6期课程。本次课程依然邀请了著名粤语讲古传承人彭嘉志老师前来授课。 课程期间,彭嘉志老师为各位小朋友讲述诸多讲古的知识和技巧,例如:“十要”、“十不要”、“插花枝”、“表与白”、“扣子”等,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让大家了解了许多讲故事的技巧。比如,“插花枝”的意思是:在说书过程中,艺人因时适势地穿插一些知识性、趣味性的东西,叫插花枝。通常是一些小笑话、小知识、典故、奇闻趣录等。“扣子”是讲故事的手法之一,如衣服纽扣一样,扣着观众的心弦,引发观众对故事情节推进的不停关注。 为了让小朋友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够容易一些,彭老师在讲解的时候通过有趣的故事情节、“盏鬼”的粤语和生动的肢体语言深入浅出地做着示范,紧紧地吸引着大家的注意力。 环视一周,只见每一个小朋友的教材上,都布满了他们的字迹,既有老师讲的知识点,还有故事的内容,非常用心。看着这些稚嫩的字迹,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了小朋友们对粤语讲古学习的热爱、认真和投入。 微信图片_20180814091302 这次的课程同样安排了实践练习的环节,毫无疑问小朋友在课余都暗自下了一番功夫。从他们口中讲出来的故事,已经听不到刚开始那些让人忍俊不禁的失误了,变成一个个有范的讲古“小鲜肉”“小萝莉”啦。 在他们练习的过程中,虽然仍会有发音等小问题,彭老师也耐心地逐个指点。 微信图片_20180816130045 快乐的时光容易过。寓教于乐的粤语讲古学习暂告一段落了,小朋友们的语言能力、理解能力、沟通能力、学习能力、注意能力、自我展示能力等也得到了一次珍贵的磨炼与提高,更让他们感受到了粤语讲古艺术的无限魅力。相信这次学习,一定会在小朋友心中种下粤语讲古艺术的种子,而这颗种子在合适的条件下一定会发芽、成长、壮大。祝愿他们未来能够登上更大的舞台,为讲好越秀故事、广州故事,甚至中国故事作出贡献!
|
![]() |
首 页 | 关于越图 | 本馆动态 | 服务指南 | 网上服务 | 家在越秀 | 读者园地 | 艺术天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