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在世界读书日前夕,2018年4月21日,越秀读书月系列活动之广府学堂暨广府新语讲座——《广州海上丝绸之路与海洋文明》在越秀区图书馆四楼报告厅如期举办。此次讲座由广州市社科联主办,越秀区图书馆、广州十三行研究中心承办,由广州大学历史系王元林教授主讲,约有50名读者参加了讲座,一起“翻开”海上丝绸之路长卷。 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海洋文化的精神载体,自汉代建立起海上丝绸之路以来,千百年它成为连通中西方的重要海上走廊。海上丝绸之路带来了经济的共赢,文明的碰撞,以及相关国家的融通交流。
在讲座的开始,王教授带大家回顾了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历程。随着王教授的介绍,听众们穿越时空,从秦汉时期广州作为重要的海上丝路节点,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初步发展,再到隋唐五代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持续繁荣,最后到明清的极盛时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画卷在听众面前徐徐展开,让人迷醉。
在讲座的第二部分,王教授介绍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中国华人华侨的历史以及中外文化融合的过程。王教授展示了世界华侨的数量、时空分布,着重介绍了广东华侨的迁徙史。华人移居海外,带去了中国人的习俗文化。王教授特地举了新加坡的端午节习俗,以及粤剧在东南亚的传播作为例子。此外,作为中国精神的根基,儒家文化同样随华侨传播到海外,儒家“贵和”的精神更是深深影响着华侨华人与外国人的共处和交流。最后,王教授还介绍了陈启沅、叶亚来、陆佑等著名华侨的事迹。
此次讲座是一次精彩的国情历史和爱国主义教育。参加
讲座的读者,从年长的历史爱好者到求知若渴的中学生,都收获满满。
想知道更多越秀读书月系列活动信息,记得紧密留意越秀区图书馆的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的活动预告,期待您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