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民众为了抗击日本侵略者,在其统治的地区建立了许多抗日的秘密据点,这些抗日据点为打击日本侵略者做出了重要贡献,位于广州市二沙岛的颐养院旧址就是其中一个。
颐养院是由广州著名药商梁培基于20世纪20年代创办的一所医院,位于今天的二沙岛西端,在设计上模仿北京颐和园的景观。颐养院建筑主要由园林、西洋式别墅群和医院组成,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由于其医院医疗设备好,又有外国医生,所以来留医或疗养的多是国民党权贵、富商和各界名流,因此,二沙岛一时成为军政要人的会晤之所。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梁氏家族大多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中,其中包括梁培基膝下子女梁尚立、梁尚任、梁雪仪、梁敏仪、梁友仪、梁庄仪等10多人,在他们当中,其中几人还加人了中国共产党。1941年,中共北江特委决定派王磊进入广州,建立秘密活动据点,随后又派梁尚任、梁庄仪、徐恩、陈凤等回广州,而这些人都是梁氏家族的成员。
1941年的广州正在日军的严密控制之下,他们在广州市内到处设立关卡,广州市民受尽了日本侵略者的凌辱。在这种情况下,寻找个安全的立足点成为这些地下工作者们的首要任务。当时的颐养院有一名叫柯岛的德国医生,他在广州沦陷后,在颐养院门口挂了一面德国国旗,再加上在梁氏家族中有的曾经留学德国,能说流利的德语,和柯岛的关系也不错。因此,日军从不进颐养院搜查。而颐养院自然也成为王磊等人绝佳的活动据点,他们以此为据点,出色地完成了为游击队筹集资金、采购药品、秘密护送经过广州的党员等任务。此外,王磊等人为贯彻北江特委在广州发展党员的方针,在颐养院开办党的训练班,挑选广州大、中、小学校的进步学生和青年教师且思想觉悟较高的积极分子参加。通过培训,吸收了庄碧君、黄莹杰等青年学生入党,这些学生对抗战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今天颐养院的旧址仍然存在,它南临珠江,北濒北水道与大沙头隔江相望,环境清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颐养院一直作为肺病疗养院,并开办护士学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接管颐养院,改为银行培训班,后又改为银行疗养院,1954年后颐养院又改为体育训练基地,1956年改为“广东省委体委体工队”,1993年定名为“广东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成为广东培育体育运动人才的摇篮。2002年7月,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当我们走进这个为抗战做出贡献的秘密据点时,仍能体会出当时全国人民抗日的艰辛与努力。
文献资料来源:摘自《街巷里的红色印记:广州越秀红色革命史迹全纪录》
出版时间: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