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而复生”的战斗英雄王占山:毕我一生报党恩

来源:南方日报A04 记者:据新华社电 2021-07-11

  

  王占山(中)给河南省安阳市三官庙小学的少先队员们讲战斗故事。新华社发

  在国民党的治安军即将砍下他的脑袋时,八路军前来营救。枪声大作中,机灵的王占山成功逃脱敌人的魔掌。从此,“报党恩”就成了17岁少年王占山一生的执著追求。

  河南省安阳军分区原副司令员王占山先后参加了辽沈、平津、两广、抗美援朝、边境作战等战役战斗,负伤38处;他敢于同不正之风作斗争,匡正家风、严于律己,从不向组织伸手,从不让家人搞特殊化;他宁当“穷司令”,过“抠”生活,也要想方设法让困难群众过上好日子……在建党百年之际,这位铁心跟党走了73载的老军人获得“七一勋章”。

  优异战绩报党恩

  1946年,17岁的民兵队长王占山与两名战友被国民党的治安军抓获。就在敌人准备砍下他的头颅时,八路军前来救援。趁敌人仓皇应战,双手被反捆的王占山机敏地扎进高粱地里,躲过身后的枪林弹雨,捡回了一条命。

  “没有党组织的营救,我早就身首异处了。”自此,“报党恩”的信念牢牢植根于王占山的心间。翌年,他参军入伍。又一年后,作战勇敢的王占山宣誓入党。从此,革命军人王占山跟随部队一路南征北战,闯辽宁、战天津、进湖南、打广东、平广西,在一次次的炮火洗礼中,不断升华着“报党恩”的朴素感情。

  1949年1月,解放天津的战斗打响后,王占山所在连被一个大型障碍物挡住了冲锋路。敌人依托明暗交叉火力点,对我实施压制。时任连队通信员的王占山抱起炸药包,快速跃进、迂回,向障碍物挺进,成功炸掉障碍物,打通了通向胜利的道路。

  1953年7月,时任排长的王占山参加了抗美援朝金城反击战。战斗极其惨烈,王占山带领76名战士坚守阵地4天4夜,在以野菜等充饥的艰苦情况下,先后38次打退有飞机支援、有大炮坦克的“联合国军”两个营,歼敌400余人。

  战后,王占山被志愿军总部记一等功,被授予“二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

  “我用一个个优异的战绩,回报党给我的第二次生命。”战功赫赫的百战老兵王占山,先后参加各类重大战役战斗40余次。至今,他的后脑还留有一块弹片。

  一身正气报党恩

  “国民党政权垮台,自上而下的腐败是一个重要原因。要想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每名党员就要自觉抵制不正之风。”王占山始终以廉洁的品格和清正的家风,积极维护党的好形象,立起了共产党人廉洁奉公的好样子。

  王占山从不假公济私。当团长时,他的妹妹想请他将外甥带到部队当兵。王占山婉言拒绝:“孩子的路要靠自己闯。”

  有一年,王占山所在干休所的一栋楼房要实行老旧小区改造。当时,近20家建筑单位来报名参加招标。军分区成立了项目考察组,王占山是成员之一。翻看建筑单位送来的资料,考察组认为郑州一家建筑单位优势比较突出,决定前往郑州考察。赶到郑州时,已快到午饭时间。公司要安排一顿午饭,王占山坚决不吃。“咱吃了人家的,嘴就短了!”在王占山带领下,考察组在路边饭馆里,按出差标准吃了午饭。

  良好的家风,是一个家庭最好的滋养剂。王占山的子孙,就在这样的家风中成长。一次,王占山的儿子王克林有急事却打不上车,干休所驾驶员主动提出送他到汽车站。“坐公车是违反规定的。”王克林说,公家车坚决不能坐。

  反哺之情报党恩

  王占山家里,陈设朴素简单,典型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老伴常嗔怪他:“别人喊你王司令,我看你是一个穷司令。”

  老伴的话,让他想到了辽沈战役。那时,每路过一个村庄,老百姓就将玉米饼、菜饽饽,或是冒着热气的汤,硬是塞到战士的手中。

  提及往事,王占山满眼含泪:“我们的命,就是老百姓给的。现在,我们条件好了,就要想方设法反哺群众。”

  从1993年起,王占山就力所能及地购买教学用具、书籍资料等,给附近的学校和学生提供资助。对于三官庙小学、建安小学、三十三中学的学生来说,王占山爷爷就是他们的人生导师。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王占山来到干休所,将3000元特殊党费交到政委手中说:“以前,在战场上保家卫国。现在,国家和人民有难,我得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扶贫帮困、抗洪抢险、抗击非典、汶川抗震……几十年来,王占山已不记得捐过多少款,交过多少特殊党费。

  “父亲说党给了我们幸福生活,他把一生都献给了党。”女儿王秀香说,父亲的上衣左口袋专门用来装党费。在她的记忆中,父亲从年轻小伙到鲐背老人,亲手交党费永不迟到。据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