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花城+广视教育2025年6月17日
科技之光穿透历史尘埃,照见的不仅是传统之美,更是每个孩子被课程唤醒的无限可能。
当七米通草长卷缓缓展开,十八位中华科学巨匠在非遗技艺中“复活”,现代科技与传统六艺的碰撞点亮了越秀区图书馆的展台。
6月16日,“原点启航·六艺织梦——科技之光映照传统之美”广中路小学六艺红领巾社团成果展在越秀区图书馆举行。大家齐聚一堂,见证这所“宝藏校”如何以创新教育激活传统基因。
越秀区广中路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吕恒以“0到10”的创新脉络,介绍了广中路小学在一年里通过校本六艺红领巾社团课程在课改中进行五育融合的探索。
学校以“礼、乐、射、御、书、数”为骨架,用五育并举的科技思维重构传统六艺的灵魂。全校共设立了28个社团,保证学生百分百参与,做到“人人有社团,个个登舞台”的目标。展览中的每一个作品背后都闪耀着孩子们的成长光芒。金话筒社团、管弦乐团等学生团体以精彩表演汇报学习成果,收获全场掌声。
展览现场,28个特色社团实现全员覆盖的育人成果令人惊叹。通草画社团将非遗技艺转化为致敬科学家的鸿篇巨制;3D打印笔化身“神笔马良”,精准复刻三大校区沙盘模型;“墨香雅阁”书法社与“未来交通工具”工程社碰撞思维火花,“泥趣横生”陶艺坊与科技思维交融共生。
现场还设置了VR展厅,带观众穿越至“三 二九起义指挥部旧址纪念馆”,在虚拟现实中触摸历史温度;28张智能互动海报嵌有专属二维码,参观的观众扫码即可观看社团活动视频并参与课程评价,为学校美育2.0版本提供精准迭代依据。
这次展览将持续至6月27日,想要参观的观众可以到越秀区图书馆感受科技与传统的创新融合,见证活动育人、课程育人、协同育人的强大合力。
编辑:余勇
记者:龙菁
来源:谭盛婷工作室、越秀区广中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