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遗,兼具文化味和烟火气,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极致浪漫,让我们倍感骄傲和自豪。
2025年6月21日-22日,越秀区图书馆“第七届非遗记录成果展映月”活动迎来了第二周的精彩呈现,带着观众们与中国非遗诗意相逢。
此次播放的纪录片涵盖多个非遗类别。在传统戏剧板块,淮剧、新昌调腔与徽剧三大剧种轮番“登场”,尽显中华戏曲的深厚底蕴。
其中,起源于江淮地区的淮剧,以质朴的唱腔、丰富的剧目,鲜活展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
被誉为“中国戏曲活化石”的新昌调腔,作为浙江省新昌县独有的古老剧种,凭借独特的旋律和高亢激昂的高腔艺术,诉说着千年古城的文化根脉。
而发源于安徽的徽剧,历经数百年传承,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精湛的表演,彰显着传统戏剧的迷人魅力。
传统美术方面,扬州玉雕纪录片中,雕刻师们用灵巧的双手,赋予玉石新的生命,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匠心与艺术的融合。
传统舞蹈的展示更是精彩纷呈,竹马(淳安竹马)灵动活泼,舞者们踏着节奏,演绎着古老的传说;灯舞(青田鱼灯舞)中,鱼灯在夜色中摇曳生姿,仿佛将观众带入了梦幻的海洋;花鼓灯(蚌埠花鼓灯)热情奔放,展现出中国人热气腾腾的生活。
在“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专题中,五祖拳纪录片通过一招一式的演示,传递着中华武术的刚健与力量。
光影流转间,观众们如饮醇醪般沉醉于非遗纪录片的诗意叙事。镜头如蝶,翩然飞入传承人的烟火人间,将那些镌刻着岁月印记的绝艺娓娓道来。
这场文化盛宴,不仅让都市的公共阅读空间浸润着古老智慧的芬芳,更在小朋友的心田播撒下守护文明薪火的种子。
下一周,当银幕亮起,更多承载着匠人之心、文化之魂的影像诗篇将次第绽放,让非遗的星河永远闪耀在时代的苍穹。
第三周非遗纪录片展映月活动排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