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年过去了,人们说陈年旧事可以被埋葬,然后我终于明白这是错的,因为往事会自行爬上来。”
有人说它是一本人性之书,有人说它是一本友谊之书,于我而言它是一本救赎之书。
在我眼里,阿富汗是一个充满了战争和各种各样动乱的悲惨国家,但书里最初展现的是一个车水马龙的大街上飘着烤羊肉香味,温柔宁静的暖色调世界,阿米尔就在这样的世界长大。
但阳光背后,也总有阴影充当附骨之蛆的存在。阿米尔小时,仆人哈桑就因为保护他的胜利品——一个风筝而被侵犯。阿米尔逃避了这一切。
而当这个美好宁静的阿富汗不复存在,无数无辜孩子被拿来交易,手握暴权的杀戮者却能堂而皇之地演讲。美好世界的隐藏丑恶,战争的扭曲,一行行整齐的文字仿佛填满了猩红的鲜血,生动地在你面前铺开人性之卷。
不得不提的是哈桑。也许他近乎执着地保护阿米尔是因为所谓的主从关系,可是在我眼里,这两个人之间分明闪耀着友谊的光辉。即使背叛和分离,也好像有无形的丝线连在他们之间。
他们之间超越了阿富汗牢固的阶级,彼此形影不离,互相救赎;他们之间超越了算计,作出“为你,千千万万遍”的承诺;他们之间超越了岁月,即使阿米尔已经成家立业,“哈桑”这个名字也烙印在他的心中。
这样美好的友谊引起我的共鸣,我们每个人都怀念着一去不返的童年记忆,总有某一个人让你放下一切去信任。而这样的撼动在经过全书的波折之后在结束时无声地爆发,整本书干脆利落地结尾,但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却还永不停歇地回荡在心中。
最后,我们注意到,阿米尔作为一个主角,他没有那些小说主角惯有的特质——勇敢、无比正义、不逃避。他在面对哈桑被侵犯的时候,选择了在角落站着,恐惧和不坚定使他逃避这一切,冰冷的、颤抖的内心没有被哈桑的惨叫所撼动。
作为一个高贵普什图少爷,他也许觉得,自己已经因为和哈桑的友谊而经受了嘲讽,潜意识里,他们的友谊原本就是“不应该的”。甚至与深厚的友谊对立的,阿米尔因为父亲对哈桑的偏爱怀恨在心。
这样的形象几乎可以影射出许多少年内心的软弱。少年时期,在面对很多事的时候,也许我们曾经因为种种原因逃避、胆怯,试图忘记但却发现它已经成为了一生的负担。
长大后的阿米尔选择了另一条路——救赎。他是个娇生惯养大的孩子,哪怕遇到战争也被庇护在父亲的羽翼下,这样的他最终只身回到阿富汗,只为了救出哈桑的孩子。
在面对那个沦为人间地狱的地方时,阿米尔以勇敢的姿态面对当年侵犯了哈桑,现在夺走了哈桑儿子的那个人。阿米尔毫无还手之力,脸上却露出了笑容。
这个笑容象征着他卸下了一直以来让他辗转反侧的对哈桑的愧疚,成为一个品格高尚、自我救赎的英雄,因为曾经的怯懦的底色,这个形象显得无比丰满。
风筝象征着勇敢、善良、忠诚、圣洁,而追风筝的人,是哈桑和阿米尔,也是每一个直面自己的黑暗,寻求阳光的人。这本书值得我们每个人读,不仅因为我们可以在其中看见真实的、不愿面对的自己,更是因为它所搭建在阴暗底色上的美好未来,也是我们应该走的路。
投稿邮箱:yxlibsp@163.com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未经同意请勿转载。本篇投稿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活动组织机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