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展览:画家笔下的南粤先贤,从赵佗、苏东坡和张之洞说起

来源:新快Plus 2024年6月25日

6月23日,“喜欢你,广州——李晓白&李冰山中国画展”在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一楼展览厅精彩开幕,吸引大批市民游客捧场。

本次展览,展出了 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李晓白、广州民建文化艺术院副院长李冰山的南粤先贤、红色史迹、广州“区画”等系列主题作品,厚植家国情怀,砥砺强国之志,培养浩然正气,推广岭南文化。画展由广州市社科联指导,由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广东新快报社新快Plus艺术荟共同举办。

画展展期:6月23日—7月10日。

画展在“七·一”前开幕,李晓白、李冰山有一个共同的愿望,以这次画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

新快报全媒体记者 邓毅富

——画展在越秀区图书馆举办,这是推广广府文化的打卡地。

——美术爱好者闻讯而至,络绎不绝

——开幕式嘉宾来自各界知名人士

——画展吸引了众多观众,希望先睹为快。

“南粤先贤”造像者:文化传承需要“火炬手”

【画家简介】

李晓白,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中国美协会员,广州市美协原?副主席,省美协、书协理事,广东新快Plus艺术荟签约画家。

上世纪八十年代,李晓白在艺术界已渐露头角,笔下的人物、山水、花鸟形神兼备,意境深远、意趣盎然。书法更是无所不能,篆、行、楷、隶、草皆通俱佳。其“惟美·传承·创新”的艺术理?念,更是贯穿在创作之中。

——李晓白是首位为南粤先贤系列造像的画家

 

 

 

——南粤先贤,岭南顶流

——李晓白导赏作品

赵佗、苏轼、周敦颐、陈白沙、张之洞、冯子才、屈大均、梁启超、孙中山、朱执信……在画展中,李晓白的南粤先贤人物肖像系列令人嘱目。其中,他画得最多的是苏东坡,有十多幅之多。“苏东坡是南粤先贤,忧国忧民,为民造福。他曾经来到广州城,居住在天庆观,即今越秀区海珠北路祝寿巷南侧一带,并为净慧寺(今六榕寺)题写了“六榕”二字。他还关心广州老百姓的饮用水问题。如果要让我推荐按一个广州景点‘必选榜’,我首推南粤先贤馆。没有来过南粤先贤馆,等于没有来过广州。来到南粤先贤馆,大家一定要去‘海丝阅读馆’看一看,这是广东省首家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文化主题的公共图书馆。”画家李晓白说。

李晓白笔下的先贤形象,从南粤始祖赵佗、到文化巨匠苏东坡、到洋务运动代表人物张之洞、到民主革命之父孙中山,无一不为广东精神添光增彩。

“在渔樵耕读的中华文化中,教育之光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把炬火,照亮了社会文明。”李晓白认为,南粤先贤陈白沙是一代大儒、进孔庙的“岭南第一人”,文化传?承?需要这样的“火炬手”。

李晓白的新作《陈白沙》,正是描绘了这位教书先生与乡贤形象:他独立思考,学术自成一体。因人施教、有教无类的思想,令陈白沙教学有方,形成了独特的教学方法:一、先静坐,后读书;二、多自学,少灌输;三、勤思考,取精义;四、重疑问,求真知;五、诗引教,哲入诗。

一直秉持惟美·传承·创新为创作理念的李晓白,是新一代人物画画家,他注意人物的形意神合一,并把环境和物象融于人物形象的塑造中,形成了明白、生动、有观点的品画体验感。

李晓白除了南粤先贤外,还刻划了一系列古代圣贤,如老子、八仙等。还有现代楷模、当代劳模等,他的人物画分写实类、写意类,但在他的笔下,两者是用步的,致力于形意神合一。

“广州区画”第一人:画出广州形意神

【画家简介】

李冰山,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任广州民建文化艺术院副院长、书画篆刻院院长,民建中央画院广东分院院士,广州市美术家协会会员,缘中园艺术馆馆长,广东新快报·新快Plus签约画家。

李冰山致力于“有画说”的创作理念,让作品更具故事性、社会性、市场性,并擅长“精致山水技法”,写意兼工,追求以美入画。

——李冰山是“广州区画”创作第一人

 

 

 

——广州区画描绘广州11个区的文化地标

——坐轮椅的美术爱好者小王令(右一)从金沙洲来,花了2个小时

 

 

 

 

李冰山一直致力于“有画说”艺术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作为一个以精致山水画法著称的画家,他将山水、花卉、建筑等融为一体,创作出以广州各区的名胜地标、人文风情等为母体的“广州区画”,让各区的历史、文化在画中绽放,美伦美奂,各美其美。

在二千多年的广州史上,留下地标有传说类、大事记类、风土人情类等,它们都贯穿了广州人的精神。李冰山说:广州区画虽然展示的只是冰山一角的“形”,但所透视的是大有乾坤的“神”。由此,“意”在画中的广州区画,形神兼备,并串联在一起,构成了恢宏的广州文化长卷。

李冰山说,“有画说”的标准是有美、有内容、有精神。而对于外界称他为“广州区画第一人”,他谦虚地表示:多年来创作“广州区画”,只是想表达对广州的艺术认知,尽一个画家画好广州的初心。

李冰山强调,历史名城、美在花城、红色之都、水城广州、食在广州等,广州这些城市品牌丰富多元,光辉灿烂,“区画”正是希望把它们更好地呈现出来。

在红色史迹的创作中,李冰山也是遐迩闻名。《初心启蒙·中共广东支部成立遗址》《华南明灯·杨匏安旧居》《共青祖庭·团一大遗址》《梦想之所·中共广东区委旧址》《上善若水·中共三大会址》《联合阵线·国民党“一大”会址》《劳工万岁·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农运摇篮·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血色黎明·广州起义旧址》《红陵旭日·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广州新猷·广州解放纪念雕像》……李冰山谈起这些作品的创作,满怀深情:广州著名红色景点众多,每一个都记录着一段党的历史,用画笔刻画出来,希望用红色景点山水画进行爱党爱国教育。他说,用“画”记录党史,让它形象性,有审美力;同时用“说”讲述党史,看图说话,讲述广州红色革命史,使它更明白、生动、有观点、成体系。

李冰山觉得选择在红色资源最丰富的越秀区展出,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念日,感到很自豪。

李冰山擅长将红色景点+山水相结合,他红色景点大多是历史建筑物,融汇于云山珠水现代化大都市之中,“红色景点+云山珠水”的创作理念,既反映了历史,又描绘了现实,广州既是红色之城,又是绿城、花城、山水之城。

【有画说】

张绍城(原广州画院院长):

“广州有文化,广州画家很‘牛’”

——张绍城致辞中表示,广州有文化,画家有担当

张绍城在致辞中表示:如果没有对广州文化的自信,李晓白、李冰心是无法画出南粤先贤、广州区画的。

张绍城认为,广州是二千多年的历史名城,文化底蕴深厚,历史人物出类拔萃、文化地标丰富多元,为画家提供了很好的创作源泉。同时,会画、画得好,两位画家有心、有力、有心,呈现出广州之美,致广大而尽精微,让人回味,因为他们画出了有本土特色的国家题材的大画。

所以,在他们的画中,观众会深受鼓舞,与有荣焉:喜欢你,广州,大家一起为广州、为岭南文化喝彩。

朱颂民(广州书画专修学院院长、原广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穿越二千年,为广州造像”

 

 

 

——朱颂民致辞表示,画家要以深厚文化为底蕴,艺术创新为抓手。

朱颂民在致辞中,中肯地评价了李晓白的创作。

朱院长说,艺术是需要日积月累、厚积薄发的,晓白老师少年成名,抢先出闸,快人一步;他也因此打下了深厚的艺术基础,无论山水、花卉、人物、书法都得心应手,这种全能型的功夫,令他的艺术创作游刃有余;同时,他是一个善于创融、不断突破的“选手”,他是广州书画专修学院人物高研班的导师,教学相长之中,师能爆裂,自己也出圈;他也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画家,以画好广州和岭南文化为己任,这次南粤先贤、古代名家、当代楷模的系列作品,就是他以梦为马、不忘初心的成果。穿越广州二千年,艺术为历史造像,李晓白把社会重大题材的创作,干得很漂亮。

李晓白(原广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注重绘画美,反对丑”

——李晓白:我们和大家一起嗨!

我和冰山是好朋友,我们有很多相似之处:我们都崇尚艺术要惟美·传承·创作,艺术除了要自嗨,更要大家一起嗨。我们尤其注重绘画美,反对丑。我们都兼职教学,强调开放式、互动型的学习,在教学相长中寻找最好的自己。我们都热爱广州,把岭南文化作为重要题材,无论南粤先贤系列,还是广州区画系列,都是如此,共同构成了广州的人、货、场,构成了对广州品牌的书写和赞美。

李冰山(广州民建文化艺术院副院长):

“南粤先贤”与“广州区画”一脉相承

 

 

 

——李冰山:我们一起出发,风景万千

我要介绍一下李晓白老师,他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也是我非常尊敬的师长,他画作唯美动人,无论是人物、山水还是花卉,都展现出唯美动人的艺术魅力。他的人格,他为人宽容,正直无私,同样令人敬佩。始终是我学习的榜样,能够和他共同举办画展,我深感荣幸。感谢晓白老师!有意义的是,我们这次一起造句:沿着南粤先贤的足迹,我们向广州区画出发。

姚晓昀(广东新快报社新快Plus艺术荟签约画家):

绘出人杰地灵,所以“喜欢李”

——姚晓昀:细读两位李老师作品,学习画设与技法

姚晓昀应邀参加了画展开幕式,她谈了自己的观感:我从“喜欢你,爱广州——李晓白&李冰山中国画展”看到的:国画类别中,画人物画已经是比较难的品类,要画出人物的精气神不易;主题创作不易;如果要通过小许文字描述就凭空创作出人物更加难。这次晓白老师以南粤先贤人物为主角,通过环境山水或风云或建筑的背景渲染,映衬出磅礴的人物大气印象;或儒雅风流,或稳重睿智或大任将降,舍我其谁的坚韧气质。未来期待老师画出更多出众的岭南人杰。

如果说晓白老师画的是人杰,冰山老师画的是“地灵”。冰山老师的画,笔墨见真功夫。构图饱满。特别是新作的两幅水墨山水大画。画作大气:建筑在石、水、林,云、田中穿插,布局巧妙;建筑的白描墨线化在纸上的笔笔留痕是特点。可以看出画家对笔墨用水的控制能力很强。我对另一幅“广东新会陈皮”的画作也印象很深。画面干净,主题明确。色彩配搭得很好。篮子的干湿浓淡,砂笔。远处虚虚的建筑几笔勾勒出广东特色的农村风貌。

董国康(广东新快报社新快Plus艺术荟签约画家):

笔墨当随时代,画出大美广州

——董国康:城市+山水形成长卷创作

李冰山老师围绕大美广州的红色史迹,创作出“城市+山水”的地域情境、历史人文等的系列绘画作品,让人们更进一步提升对广州的“美”的认识,倡导厚植家国情怀,为文化新质生产力的高质量发展赋能助力。藉此为"冰山一角"李老师击掌、擂豉、美赞!

谢洁华(越秀区图书馆馆长):

“通过高品质展览,让读者读懂广州”

“越秀区图书馆长期精心策划实施‘永不落幕的展览’品牌活动。”越秀区图书馆馆长谢洁华介绍,“我们通过高品质展览,让市民游客读懂越秀,读懂广州,厚植家国情怀,促进文商旅深度融合发展,为文化新质生产力的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有效带动了东山口片区的旅游消费。今后,我们还会实施研究型的展览,推出‘口述越秀历史’‘海丝阅读’等研究型品牌,让展览更有深度,更有辨识度,更有记忆点,更有不可替代性。”

 

——画展至7月6日

 

 

 

——倾心之作,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

 

 

 

新快报编辑 陈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