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帆起南越 丝语千年”2023海丝文化节系列活动之一,10月1日至30日,由越秀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新快Plus艺术荟、越秀区图书馆承办的蒙复旦“与丝绸同行”彩墨画展在越秀区图书馆一楼展览厅面向公众展出,引爆东山口海丝热,成为十月东山口最美打卡点。市民游客纷纷说:“观展后,爱上海丝,粉上蒙复旦!”
10月16日上午,蒙复旦与丝绸同行彩墨画展分享会与市民见面,各界分享了观展体会,他们认为蒙复旦作品在国家主题性创作上独树一帜,致广大而精微,有专家为此总结了“9个一”——一匹布,一件传家宝,一幅长卷;一条路,一段历史,一种精神;一座城,一个区,一个展。
——活动现场。
新快报全媒体记者 邓毅富
画家亲自为观众导赏
“我选择在东山口展出这批作品,因为百年前东山口一带是华侨的聚居地,海丝文化中蕴含着华侨文化,很多爱国华侨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追梦圆梦,又回来祖国投资。我的作品围绕一带一路创作,与东山口的华侨文化同频共振。希望通过画展让更多的人关注一带一路建设,为一带一路建设贡献力量,希望有更多的爱国华侨回国投资。”蒙复旦说。
展览展出期间,蒙复旦多次为市民游客提供导赏服务。记者在现场看到,其中的一幅画《秦纱舞南越·海丝初开》绘有南越王博物院院徽透雕龙凤纹重环玉佩,两侧分别是中东中亚的人像、秦朝人托住外邦进贡的象牙等礼品。主画面则是出土文物玉舞人从遥远的时空而来,长袖飘纱腾空而起,舞动至今,势不可挡,从广州出发冲上历史舞台,踏上海丝之路。
——蒙复旦介绍作品。
画展首次与市民见面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蒙复旦历经八年打磨,倾尽心力绘制《与丝绸同行》一带一路系列画作,以新时代的水墨语言,传达出飞扬的文化自信,引导公众通过艺术作品,感悟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大意义,这是艺术家主动承担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具体体现。这个画展是“第一次”与市民见面。展览以丝绸为纽带,从不同角度表现出丝绸在我国不同时代商贸活动中的历史文化意义。
更为难得的是,蒙复旦在“与丝绸同行”组画中,实现了全面性、多元化的画面诉说,让观众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美学等各个方面去解读,进一步了解中国历史、中外贸易史、丝绸史等历史文化知识,感悟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大意义。
从丝绸之路的起源到“一带一路”的实施,“一带一路”已不仅是一条经济带,也是一条文化带,它倡导文化的多元性、包容性,促进各国文化共同繁荣和发展。
——越秀区东山街寺右社区党委的街坊前来参观。
——画展在海丝文化节期间延至晚上9点。
献给“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
我国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被越来越多国家所认同。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国更深层次地参与全球合作、为改进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作出贡献、以大国之力极力推动全球共同繁荣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中国方案。
蒙复旦心系“一带一路”多年,一直围绕此主题潜心研究创作,历经八年时间,将一组彩墨画精品呈现在世人面前:《华夏古桑田》 嫘祖始蚕·躬行在桑林之间;《秦纱舞南越》 海丝初开·启行在秦末汉初;《汉使过雄关》 张骞出塞·先行使者的壮举;《汉帛飘远方》 满载而归·驰行在荒漠的远方;《唐绸醉天下》 衣冠上国·穿行在青绿山水之中;《宋锦流传世》 紫衣若素·盛行在历史的长河里;《元绢泛风华》 大国无双·畅行在 T台的风姿;《明丝美西洋》 无问西东·流行于社交的晚礼服上;《清缎龙腾舞》 皇气盖世·奉行精工细绣的工艺;《民绸聚家园》 素影繁花·风行在民间的服饰中;《绫罗渡大洋》 向海而生·航行于海丝的故事里;《盛装再归来》 盛世中华·笃定前行 ,永不停息。
“丝绸是中国的,我要用中国的画法把它画出来。回眸丝路,我希望通过画一束丝绸、一款图腾、一群人物,表现一段历史,歌颂一个时代。”蒙复旦说,他创作的这一系列组画,要献给伟大的“一带一路”,献给与有荣焉的盛世中华,为岭南文化增光添彩。
——组画十二幅,构成独立而连缀的长卷。
组画诉说中国梦
蒙复旦介绍,这个展览是他对彩墨画的艺术探索之路的成果汇报。“我的老师林墉曾对我一直强调‘绘画四要:要大气,要简约,要精致,要有激情’。卢延光老师则经常叮嘱我:画面要千变万化,要有自己的风格。”蒙复旦记住了老师们的教导,一直在寻找一种属于自己的独特技巧或画法。在“与丝绸同行”组画中,蒙复旦的探索是多方面的。他通过对宣纸和丝绸两种材质,反复进行不同的彩墨描绘试验,才终于得到如今满意的效果。
——《盛装再归来》。
——《汉使过雄关》。
——《唐绸醉天下》。
“组画最忌千篇一律,人物相似。”所以在本次展出组画中的近30个人物中,蒙复旦决意每一个都不同。他在情景、情节、情绪上下足功夫,使人物举手投足间形意神各具特色,各显魅力。就女性形象而言,他的笔下有女王、女神、大家闺秀、小家碧玉等千般姿态、万种风情的人物视觉效果,古今中外都有,像绚丽多彩的人物画廊,象征着中外文化美美与共,集中表达了对伟大祖国的深情、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美好祝福。
“岭南画家应主动肩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通过书画艺术大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特别是岭南文化、侨乡文化、海丝文化,以高度的文化自信讲好广州故事、湾区故事、中国故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画家力量。”蒙复旦表示。
在分享会上,越秀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杨卫国表示:“这是我们岭南派画家在当代的创作成果,通过画展等艺术表现形式,让当代老百姓更近距离地看到我们整个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更愿意参与到未来‘一带一路’倡议的建设中。2023年海丝文化节,在五天的时间内吸引了来自于全国各地游客,更包括来自于广交会的中外客商,共同体现海丝文化魅力,广东的海丝史,可以说有一大部分都在越秀,因此,帆起南越,丝语千年,千年的航行必将谱写下去,而我们也期待蒙老师的画展只是我们其中的一个起步,我们更期望未来在越秀的大地上,海丝文化会成为越秀文化重要的部分。海丝文化节即将闭幕,但是海丝的魅力将随着越秀传承千年,成为每一位越秀人心中永远不灭的梦想,更是‘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来,我们越秀为海上丝绸之路,为‘一带一路’倡议送上的一份重要的礼物。”
——杨卫国致辞。
画展获广泛认可
展览期间,“千秋之约 盛装归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蒙复旦与丝绸同行彩墨画展艺术交流会、艺术分享会多次举行,众多文化名人、著名画家、资深媒体人、越秀师生代表出席,对画展纷纷点赞。
——蒙复旦与画家们交流。
“我代表卢延光老师讲几句:这次展览,蒙复旦作品多元、线条流畅、色彩华丽、构图优雅,注重笔墨细节,充满阳刚感,用画笔精心表现一带一路的大主题。蒙复旦坚持自己的创作个性,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营造了一个繁花素影的中国美学境界。”广东省美协原副主席卢延光老师夫人、摄影家沈燕孺说。
——沈燕孺发言。
“蒙复旦一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有两个很好的经历,先后跟卢延光老师、林墉老师学习,学了卢老师的想象力和构图能力,又跟林墉老师学习笔墨技法和创新思想。所以传统和现代都在他身上非常完美地融创呈现出来。而一带一路的题材,是国家大题材,既大气,又接地气。这次展览非常好。”广州市美协副主席朱光荣说。
——朱光荣发言
“蒙复旦的作品,让一个新的旗帜出现了。岭南画家也可以画出恢宏的大画,也可以画出表现国家题材的大作。我们受到了卢延光老师、林墉老师等的指导,是种幸福,岭南文化的传承责任,传到我们手中,我们有责任接好接力棒,画在当下,需要现代性,使命在身,共同努力。”深圳画院著名画家陆佳说。
——陆佳发言。
“蒙复旦画得大气,画女人也画得大气。女人是美的化身,小巧玲珑,所以女人画得大气不易。相信他在画大画路上会继续走下去,越走越辉煌。”著名画家岑圣权说。
——岑圣权发言。
“当年我们一直画连环画,蒙复旦是高手,很受欢迎。这也造就了他的作品内容为王,有故事情节和细节,这次展览讲好中国故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题材。”著名画家丁远阁说。
——丁远阁发言。
“我和蒙老师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中央美术学院进修学习时的同室好友,蒙老师一直是我们的榜样。后来我来到广东工作,他也给我很大帮助。他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有担当的人,对朋友、对社会都是如此,所以不难理解他选择了一带一路这样重大的国家题材,他的每一幅画都呈现了当时的历史文化,深入浅出,大气磅礴,还是让我很震撼。”顺徳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廖荣盛教授说。
——廖荣盛发言。
“画在当下,展在当地。这种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和视觉建构,非常有意义。”广州市美协副主席李晓白表示,蒙复旦选择了“一带一路”的重大社会题材,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画家。几年前,李晓白带领广州美协19个人的创作团队,圆满完成了《南国商都》一一关于广州两千多年人文历史长卷的创作任务。这幅20多米的长卷,再现了珠江“万国衣冠,络绎不绝”世界性大港的繁荣景象。
——李晓白发言。
“蒙复旦老师用画笔讲好海丝故事,这种文化责任感值得我们广大艺术从业者学习。”广东粤剧院院长曾小敏在祝福视频中说。曾小敏《白蛇传·情》的造型画像正在越秀区图书馆展出,该画像是第一次与市民见面。
——蒙复旦为曾小敏的《白蛇传》画像。
越秀区美术家协会原主席梁培龙盛赞道,蒙复旦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它把水墨和重彩结合运用得很好,创造性地找到了自己的绝招和风格,相信他会沿着大画细作的路子走下去。
——梁培龙发言。
羊城晚报原广州新闻部主任陈春凝表示:蒙复旦的作品除了美,还有内容有故事情节、有情怀有观点,这是一个有想法的画家的样板,十年磨一剑,一朝见锋芒,这种厚积薄发将成为他创作的新纪元。
——陈春凝发言。
广东作协残联分会副会长李允平点赞道:“今天在越秀区图书馆观看了蒙复旦与丝绸同行彩墨画展,非常震撼,可以用六个字概括:唯美,创新,传承,很有教育意义、文化意义、普美意义。我觉得广大青少年学生、市民群众都应该来越秀区图书馆这块书香、艺术宝地来欣赏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展览。”
——广东作协残联分会的作家们来到分享会现场。
——蒙复旦在画展画册上签名留念。
“在蒙复旦老师的艺术分享会中,我带来了我的手绘真丝旗袍作品与大家交流,让大家感受中国真丝旗袍之美。我们当代的艺术家应该以现代化的手法弘扬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广州故事,讲好广东故事,讲好中国故事。手绘真丝旗袍是我为此做的尝试和探索,效果不错。”著名画家姚晓昀说。
——姚晓昀发言。
越秀学生代表上了一堂海丝思政课
“我们是中国红、国防绿、海军蓝三合一的海航班学生,我也是在海丝文化孕育下成长的广州少年。”一批来自广州市八一实验学校“八一·华附海航少年班”的学生代表参加了艺术分享会,上了一堂生动的海丝思政课。学生代表朱隽贤为大家介绍了越秀区的海丝史迹,并说:“有幸观看了蒙复旦老师的画展,非常震撼,更深地感悟了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大意义。在新征程中,‘八一·华附海航少年班’学子牢记党和人民的殷殷重托,满怀为国争光的雄心壮志,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开拓创新,表现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海航精神。希望将来我有机会在工作岗位上守护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安全!”
——学生代表朱隽贤分享感受。
广州市八一实验学校是一所诞生于人民军队母体的、具有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的学校。2023年9月,该校2020届优秀毕业生、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海航班学子孔令哲同学在今年的招飞录取中被海军航空大学和清华大学双学籍录取。“八一·华附海航少年班”是广州市八一实验学校与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携手共建的广东省首个海航少年班,旨在通过三年的培养,用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国防教育、海防教育、心理教育、科学教育等为少年人打开视野,使其成为“崇德致远、智慧博学、体健心坚、技优创新”的新一代海防人才,为海军航空兵战斗力建设发展提供基础储备和支撑。
——蒙复旦给学生们导赏。
据悉,蒙复旦《与丝绸同行》彩墨画展第二场巡展将于2023年11月在广东岭南印象园展览厅展出,第三场巡展将于2023年12月在广东佛山市文化馆展览厅展出,2024年计划在已同中国签订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国家巡展,为“一带一路”建设贡献广州画家力量。
——蒙复旦为学子们在画册上签名。
“越秀作为广州建城两千多年的城市中心,长期作为岭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海上贸易的重要目的地和集中地,也是推动和见证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重要节点。广州6处海丝史迹有5处在越秀:南越文王墓、南越国宫署遗址、怀圣寺光塔、清真先贤古墓、光孝寺。我们将从保护、管理、活化三个层面,从文、旅、商三个维度,深入打造海丝文化品牌。”越秀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有关负责人说。“海丝文化可以助力赋能美化生活,改变生活。”据透露,海丝社区的建设将成为海丝文化节的一个重要落子。
——2023海丝文化节,“一带一路”越秀行。
新快报编辑 庄嘉宝
附件:2023年10月16日新快Plus(海丝文化节 _ 蒙复旦与丝绸同行彩墨画展引爆广州越秀海丝热).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