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海丝文化节
烟雾缭绕,灯光莹莹。夜幕下,赵佗、冼英、张九龄、韩愈、苏轼、陈献章、湛若水和梁启超……8位南粤先贤“穿越时空”现身越秀。18首经典诗词通过朗诵、歌舞等形式与台下观众来了一场延续千年的对话,再现越秀(广州)千年发展历史的恢宏史诗。
这是17日晚
越秀首届海丝文化节
闭幕式上的精彩瞬间
10月13日至17日五天中
越秀共开展过百场文旅商贸活动
吸引逾300万人次参与
活动以“帆起南越 丝语千年”为主题
一条海丝游径串联千年印迹
四大主会场尽显文化魅力
七大夜间玩法点亮夜生活
五天的古今中外奇妙之旅尽显越秀精彩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机会让大家更加熟悉海丝文化,不仅仅是特定时间段内,而是将这种文化融入到市民的日常生活中。”越秀区文广旅体局副局长何愿飞说,未来越秀也将探索将海丝文化进一步落地到街道、社区,进一步彰显海丝文化显示度。
溯源岭南 南粤先贤穿越时空的对话
在闭幕展演上,由越秀区文联打造的《穿越时空的对话》亮相,再现羊城千年发展历史的恢宏史诗。
诗剧从南粤先贤馆56位为岭南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作出卓越贡献的先贤中,甄选8位代表性人物,融合历史故事、人物形象,辅以音乐、诗歌、话剧、造型等舞台艺术,以诗书历史讲述娓娓道来。
诗剧由国家一级演员、中国话剧“金狮奖”、曾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的越秀区文联艺术顾问李仁义老师,携手首君文化策划团队历经一年多时间构思创作、打磨而成。
诗剧集结了语言表演艺术家禤智红、青少年朗诵者、传统舞者等50余名表演者,以精练的语言艺术和舞台形象,透过18首吟诵先贤或先贤创作的诗词名篇,集中呈现了光耀岭南的历史瞬间,以穿越时空的对话,从广州越秀两千多年传承不断的文脉中感受文化自信。
此外,为擦亮“诗享越秀”的活动品牌,越秀区启动首届“越秀杯”诗词大赛,共设近10万奖金,奖励近两百首(含特邀创作)作品并结集出版诗词专集。
打造首个海丝文化主题社区
广州是唯一见证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段形成、发展、繁荣和保持长盛不衰,至今还充满活力和生机的世界重要交通枢纽城市。作为千年不变的城市中心,行走在越秀,处处可以感受到海丝文化的影响。
南越王博物院副院长李灶新指出,“在今天越秀区的行政区域内,至今还保留或经考古发现许多与海丝相关的史迹与文物。
���其中有反映官方管理制度和贸易政策,实证海上贸易所需的友好、稳定政治环境的遗存,如南越国宫署遗址;
���也有支撑海丝发展的内河水系、码头、航标、海陆联动的交通运输系统和贸易市场等基础设施遗存,如坡山古渡、怀圣寺光塔、北京路千年古道、大塘街清水濠、解放中路安置房工地唐代草市遗址、唐宋蕃坊遗迹等;
���还有是适应海上贸易特点的精神信仰遗存,如光孝寺、清真先贤古墓等。可以说一部南海海上丝绸之路史,半部在越秀一点都不为过。”
而其中
属光塔街和六榕街道的海丝遗迹最密集
在光塔街朝天小学,学生们也通过研学活动纷纷走入社区,了解历史文化。
“为了让我们更多地了解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学校组织了很多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研学活动,带着我们深入周围的环境去了解海丝文化。”朝天小学学生李梓轩说,“其实我们学校前身就是同文馆,就是广东最早的翻译学校,培养了一批对外交流的人才。现在我们也要传承好这种精神,讲好我们自己的海丝故事。”
在闭幕式上,主办方也透露,为擦亮海丝文化名片,越秀区拟打造首个海丝文化主题社区,以宜游宜学的文化体验街区、宜商宜业的产业活力街区、宜居宜养的生活示范街区为定位,大力推动“海上丝绸之路”印象越秀国家AAAA级旅游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百场文旅商贸活动 吸引逾300万人次参与
在17日,“走进越秀——第134届广交会商务考察团”也来到越秀,共赏海丝文化。
越秀区商务局、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广交会主办方)共同邀请了40多名来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广交会采购商,走进“千年商都核心”开展中外文化交流,体验粤剧、通草画、广彩、广绣、针灸(岭南飞针疗法)、太极拳、广州戏服制作技艺等非遗项目,感受古越今秀的风采魅力。
该场活动也向世界展示了越秀的海丝魅力。
五天时间里,海丝文化节围绕“帆起南越 丝语千年”主题,串联南越国宫署遗址、南越文王墓、光孝寺、怀圣寺光塔、清真先贤古墓5大海丝史迹,推出1条“海丝游径”;
在广电城投686创意园、流花湖公园、北京路非遗街区、南粤先贤馆等地,打造风情海丝、绿美海丝、魅力海丝、古风海丝4个会场,策划夜展、夜游、夜话、夜市、夜娱、夜购、夜赏7大夜间玩法,共开展100余场文化旅游活动,涵盖展演、展览、雅集、导赏、讲座、研学、非遗体验、全民健身等多元活动场景;
发动北京路步行街、流花商圈、环市东商圈、农林下东山口商圈、中山三商圈、沿江路商圈等6大商圈30个商业综合体组织海丝主题促消费活动超60场次,掀起文化旅游消费热潮,推动文商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在闭幕仪式现场,广东省首个海丝主题公共图书馆——越读吧·海丝阅读馆揭牌并正式对外开放。“海丝杯”乒乓球赛男女子组的金银铜奖也现场颁发了。
同时,越秀区还启动首届“越秀杯”诗词大赛,共设近10万奖金,奖励近两百首(含特邀创作)作品并结集出版诗词专集。主办方与国家版权贸易基地(越秀)合作,为参加海丝文化节的个人和企业提供优质、便捷、一站式的广东省版权局作品著作权登记服务,发动上百个包括通草画、写生、彩墨画等在内的优质作品进行版权登记,提升知识产权保护,促进海丝主题文艺蓬勃发展。
2016年,国家文物局公布了“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首批申遗遗产点名单,广州有6处史迹入选,其中南越文王墓、南越国宫署遗址、怀圣寺光塔、清真先贤古墓、光孝寺5处都在越秀,这些文物古迹穿越千年,早已成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历史见证,向世人诉说着千年商都核心的辉煌历史。广州越秀通过举办海丝文化节,打造全新的文化活动品牌,讲好海丝故事,延续商脉底蕴,推动文商旅融合发展,为广州推动海丝申遗贡献越秀力量,助力广州文化强市建设和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