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方+南方PLUS 2023年4月17日
越秀,以兰会友,以诗会友,以商会友。
4月16日,为期8天的“兰缘盛荟”文化旅游艺术周圆满落幕,活动共吸引超过二十万人次参与。闭幕式上,“兰园诗社”成立,举办聘任仪式及揭牌仪式,同时给广州兰圃等单位授予“诗词创作基地”,为南粤先贤馆等场馆授予“诗词空间”牌匾。
越秀区以兰花为文化载体,以文塑旅,以旅兴商,以商承文,突破传统的参观游览模式,为市民带来全新的多维度沉浸式文化旅游体验,打造文化品牌“兰缘盛荟”,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助力文商旅进一步深度融合发展。
以兰会友,百场活动精彩纷呈
以声传情,引人入胜,岭南古琴在狮子山奏响,诉说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喜悦之情;同馨厅、大草坪、竹林间,大小提琴、古筝、竹笛等演奏曲意悠扬、清远飘逸;芳华园的粤剧经典曲目表演,吸引群众纷纷驻足观赏;路亭上演的《南越王宫汉女图》舞蹈和“兰之缘”主题音乐会反响热烈;汉服快闪惊艳亮相,与群众合影互动,留下美丽瞬间。
“兰缘盛荟”文化旅游艺术周系列活动期间,以园景为舞台的过百场活动受到广大市民群众及海外游客的热捧。 围绕文化、旅游、商贸、产业开展一系列活动,以“兰花”串联起千年商都的空间和资源,借兰之花语,传羊城之品格,广州之风度。融合传统文化和现代时尚,组织开展十大系列百场活动,以诗、书、画、乐会友,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兰缘好逑——兰花交友会”吸引了近百位单身青年,他们身着汉服,以花为媒,以诗会友,共有11对青年牵手成功;“粤菜师傅”现场展示烹饪技能,市民可品尝“舌尖上的兰花美食”;“云上兰缘”涵盖资讯、导览、预约等功能,推出“寻兰之旅”有奖打卡、兰花原创诗词征集、岭南传统花艺云课堂等活动。
“国香非遗墟”邀请岭南古琴、榄雕、素馨花传说、通草画等多个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非遗项目及广府特色文创品牌入驻,展示香道、茶道、花道及精美的传统手工艺作品,以现代雅集的方式让市民穿越千年,沉浸式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
“兰亭贤聚——经典吟诵会”老中青诗人同聚一堂,开启展现传统文化魅力的生活艺术课堂。“兰亭丹青——名家风雅集”,展出20余位书画家以兰为题的诗书画作品。兰圃以及高剑父纪念馆均设有常态化的兰花主题展览以及精品兰花展、兰花主题字画展等,进一步提升广州花城品牌影响力,丰富市民艺术文化活动。
以诗会友,越秀区成立“兰园诗社”
在“兰缘盛荟”文化旅游艺术周闭幕式上,“兰园诗社”正式成立。广州兰圃、南粤先贤馆等单位分别被授予首批“诗词创作基地”和“诗词空间”。
“兰园诗社”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引领新时代越秀区文艺发展为己任,深挖越秀地区诗词文化底蕴,收集整理诗词文献资料,助力越秀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强化优质诗词文化内容之供给,打造“中华诗词之区”。
“兰园诗社”承广东的第一个诗社“南园诗社”之风,聚集才高德明文化大家,由中华诗词学会发起人之一、广东诗词学会监事长李经纶老师,广东人民出版社编审、中华诗词文化研究所学术顾问、原广州诗社社长及《诗词》总编辑梁鉴江老师和著名诗人、书画家、广东省文史馆国画院副院长莫各伯老师担任顾问;广东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兼吟诵委员会主任、广府诗词学会会长谢伟国担任社长。
本次活动,越秀区特别组织专家老师原创了20首诗歌,并组织开展“兰缘贤聚——经典吟诵会”活动,邀请10名诗词吟诵专家开展兰花诗词韵文吟诵,云山珠水,尽入诗怀,与市民共享诗词之美。
据悉,“兰园诗社”近期将在南粤先贤馆开展“穿越时空的对话”诗词吟诵会,联合市工人文化宫和越秀区图书馆开展“文脉传承千年学宫新诗韵”悦读圆梦等活动,持续推进诗词普及教育。
以商会友,越秀区成立文商旅融合发展联盟
在艺术周上,越秀区成立文商旅融合发展联盟,吸纳文旅业、数字文化业、电影业、动漫业、文化创意等业态50家优质企业加入;举办越秀区文商旅融合发展论坛,邀请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围绕“文化赋能商圈经济发展”进行探讨;与“世界兰花之乡”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缔结金兰,签订文商旅对口合作协议;联合巴士集团发布“红色八景——红游越秀”“传统中轴线”“海上丝绸之路”“食在越秀——美食之旅”四大文化旅游线路。
自开幕以来主会场广州兰圃不断刷新入场纪录,每日平均客流量达1700余人次,累计上万名群众,同比增长460%,群众在此品兰、赏兰、绘兰、咏兰,沉浸式体验以兰花为代表的“四君子”东方美学;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商旅交流平台,搭建文化交流和产业合作桥梁,推动文旅成果宣传展示、文旅企业深度对接、文化产业合作签约,实现“小兰花”书写文商旅融合的“大篇章”。
4月16日下午,数十名来自巴西、马来西亚、土耳其、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广交会嘉宾走进兰圃、共享“兰缘盛荟”。
“兰缘盛荟”文化旅游艺术周以兰会友,广交天下客,搭建文化交流和产业合作桥梁,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商旅融合交流平台,推动多元文化交流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流花街、六榕街分会场兰缘坊肆——国风创市集掀起热潮,设兰花、非遗、动漫文创、地方特产、特色美食等展位,满足市民的多方位消费需求。据统计,流花街、六榕街国风创市集累计客流达15万人次,总营业额逾170万元。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接交流,商贸市集汇聚格鲁吉亚、伊朗、印度、尼泊尔等国特色产品。
【南方日报记者】洪钰敏
【摄影】钟涌 李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