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幸福事《社会纵横》特别节目——推进公共文化惠民工程 文润南粤 艺惠民心

来源:触电新闻社会纵横特别节目  2022-01-11

 

2021 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把“推进公共文化惠民工程”列为2021年的十件民生实事之一,要实现广东持续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除了需要经济“硬实力”的支撑,文化“软实力”的支撑作用同样不容忽视。

过去的这一年里,以广东省文旅厅为牵头单位,在各个政府部门及民间社团的共同努力之下,南粤文化沁入人心。

沐浴着冬日的暖阳,广州动物园内游人如织,除了在这里领略自然世界的一角,不少市民更是循着书香,来到园区内的“粤书吧”图书馆,今天这里正在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一场童趣盎然的讲座,一次动物保护知识的科普,折射着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对“粤书吧”类新型阅读空间建设的魅力。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区域总馆办公室李楠:在探索“粤书吧”的建设过程中,越秀区图书馆通过理念、业态、机制、技术等4个方面不断创新务实求效,在理念上,越秀区图书馆根据不同的空间特点,优化空间布局,打造“花园书吧”品牌,用文化的力量助推生态文明的建设。

2021年,“粤书吧”类新型阅读空间建设被列入广东省政府民生实事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任务。据统计,2021年全省各地新型阅读空间建设项目共82个,共建成新型阅读空间2080家,进一步编实织密基本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粤书吧”,既是众多公共图书馆的“便民终端”,又是读书休闲的好去处。

岭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支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具特色和活力的地域文化之一。今年来,广东省推动一系列务实举措,推动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取得显著成绩。根据最新数据,广东省共认定6批共837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为了将非遗文化送进社区,在广州市的永庆坊非遗街区,这里云集了12位非遗大师的工作室,广绣、广彩、珐琅、醒狮,非遗大师们落户永庆坊。过去的一年,众多的非遗文化宣传展览活动令广大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文化盛宴,也让非遗文化在这片热土上开花。

在文化强省建设中,广东省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漫长的沉淀。在“艺术惠民”这方面,广东同样实现了多点开花,多个领域齐头并进。艺术来源于劳动人民,服务于劳动人民,为推动艺术惠民,2021年广东省积极开展文艺院团改革,为人民群众提供多种多样的艺术享受。

灯光之下,动人的交响乐在空气中流淌,广州交响乐团正在为当天的演出彩排,作为广东省文艺院团之一,广州交响乐团在演出季奏响“艺术惠民”的乐章,以社会效益为重,参演场次大多为公益性低票价演出,让更为广大的群众可以体验到交响乐的魅力。

在深化文艺院团改革,创作更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路上,广州交响乐团不断拓展着惠民演出方式,为观众带来各式各样的观演体验。

从小巷市集到交响乐厅,从日轮高照到霓虹交映,所到之处 ,所处之时,人们皆可体会文化的洗礼,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展望“十四五”,广东正以绣花功夫加强文艺精品创作生产,深入推进岭南文化“双创”工程,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提质增效,努力塑造与经济实力相匹配的文化优势,建设更高水平的文化强省。

2021年为基层送展览104场,讲座103场,演出105场,歌咏活动100场,为农村送电影近20万场。

广东全省共新建 改扩建“粤书吧”68家,建设10个岭南书院。

实施50个具有岭南特色的文保单位保护利用和博物馆陈列展览项目,举办52场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

深化文艺院团改革,创作更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举办115场大型舞台艺术精品惠民展演。 


附件:2022年1月11日触电新闻 社会纵横特别节目(推进公共文化惠民工程 文润南粤 艺惠民心).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