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家新型阅读空间相邀广东爱书人

探索“文化+阅读+旅游”融合新路径

两千家新型阅读空间相邀广东爱书人

  

来源:羊城晚报     20211211        版次:A03    栏目:    作者:黎存根、粤文旅宣

IMG_256

河源巴伐利亚庄园粤书吧 景区供图

IMG_257

广州东湖路四阅书店

  / 羊城晚报记者 黎存根

  通讯员 粤文旅宣(除署名外)

  爱借书、看书、享受公共阅览的人,一定要去图书馆?广东人可能会给出一个不同的答案。近年来,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广东众多旅游景区、历史文化街区、公园、酒店、民宿、书店显著位置的粤书吧,正逐步进入更多市民和游客的视线。它们既是众多公共图书馆的便民终端,又是读书休闲的好去处,甚至已成为文化旅游的新地标。

  作为2020年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牵头打造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品牌,在悦读书,悦旅游的服务理念下,粤书吧以图书馆+旅游经营单位为模式建设,结合了文化与旅游优势资源,一出街便深深地吸引着市民与游客。近日,2021年度粤书吧建设最佳实践案例评选结果出炉,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广州千年古都商业街区粤书吧系列14个案例成功入选。近年来,广东全省各地粤书吧、佛山南海读书驿站、深圳简阅书吧、河源源城槎城书吧、韶关风度书房、中山书房、深圳盐田智慧书房等品牌的新型阅读空间相继建成并形成规模。

    2000多家粤书吧类新型阅读空间以舒适环境、智能服务、多元活动丰富用户的感受与体验,延伸传统社区阅读空间的服务触角,推动南粤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也为广东探索出一条文化、阅读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文脉现状

  首批86个粤书吧一吧一特色

  为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自2020年开始,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悦读书 粤旅游粤书吧文旅融合创新发展项目,引入社会力量参与,以公共阅读服务、全民艺术普及为主要功能,兼顾活动、展示、休闲等多元服务功能。省文化和旅游厅制定了《广东省粤书吧建设指引》《粤书吧必备书目》等规范指引,按照选址条件、建设模式、运营管理等要求,推出首批86家粤书吧试点,打造一批先行先试典型样板,在全省范围进行推广,粤书吧建设成为广东公共文化文旅融合和引入社会力量的重点抓手。

  202012月,首批86个粤书吧试点建设完成,采取全省统一标识,通过嵌入方式,在旅游景区、酒店、民宿、机场、客运站等单位,设立当地图书馆分馆或服务点。各地粤书吧建设热情高涨、各具特色,基本形成吧吧有主题,一吧一特色的格局。

  建新型阅读空间为群众办实事

  2021年,粤书吧类新型阅读空间建设被列入广东省政府民生实事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任务,年内完成50家粤书吧建设任务。截至10月,广东省2021年新建成粤书吧68家,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在粤书吧的示范引领下,各地纷纷结合本地实际,开展新型阅读空间建设探索,如深圳市盐田区智慧书房、中山市共享阅读空间、湛江市霞山区24小时智慧书房、韶关市风度书房、河源市源城区槎城书吧等项目初具规模,为当地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

  据统计,全省各地新型阅读空间建设项目共82个,共建成新型阅读空间2000多家,进一步编实织密基本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扩大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增强实效性。韶关市风度书房正在市-区(县)-乡(镇)-村(社区)四级铺开;佛山市南海读书驿站服务点广泛分布于区内各镇街,目前已建成187家,实现平均每1.52万人拥有一间图书馆,真正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不断创新图书馆+”新模式

  以广州为例,为使合作实现惠民最大化,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利用广东新华发行集团作为图书行业龙头企业、拥有海量国内外各类出版物,长期开展线上、线下你选书 我买单活动,真正做到公共图书馆由被动供菜到读者主动点菜的服务模式蜕变,让市民、游客充分体验公共馆藏我们说了算的主人翁幸福感。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还与广州传祺公园、广州市黄花岗公园、广州动物园、广州市中山纪念堂等合作共建粤书吧,开创图书馆+公园模式,成功打造花园书吧品牌。记者在黄花岗公园就看到,设置在游客中心的粤书吧,摆放了不少革命历史书籍和最新的党建理论读物。工作人员介绍,在这可以更容易地获取文献资源,受到市民游客的欢迎。

  在广州市东湖路,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与广东新华发行集团合作在四阅书店内共建了一所粤书吧,用图书馆+书店探索公共图书馆与实体书店网络化融合新模式;在广州市越秀公园海员亭,他们与公园方合作共建海员亭粤书吧,打造文化+文物+红色旅游模式;他们还与广州新华出版发行集团、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广州市委员会、广州市公用公交站场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合作,在北京路历史文化街区、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共建粤书吧,不断创新模式。

  截至今年10月,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共建成10间粤书吧,共接待市民、游客约15万人。随处可见的粤书吧,加速释放文旅融合的潜力,进一步挖掘、利用老城区文化、旅游资源,助推阅读成为市民、游客生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