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6日,著名作家千夫长做客“开卷广州”公益阅读文化活动,以“从手机小说到十字十行诗——数字化时代文学形式的变与不变”为主题,与著名文艺评论家、广东财经大学教授江冰,媒介经济学博士、广州金融学院副教授聂莉,就文学形态的演变,文学当代性表征等话题展开对谈。
活动由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广州都市文学与都市文化研究基地、广州岭南文化研究会、越秀区图书馆、越秀区作家协会共同参与举办。
《千页书》由花城出版社出版,荣获了2021年中国“最美的书”称号、南方传媒第一届优秀图书设计奖与2022年“首届广东出版政府奖”。
活动现场,千夫长表示,他用了很长时间研究诗歌的形式,从《诗经》到唐诗,先人们歌咏的形式美总能令他心旷神怡。可是古诗遗留的平仄韵律又让他重新焦虑:“如果说诗是一匹马,形式是美丽的马鞍子,韵律却是绊马索。”于是,他在断句上下功夫,所创作的十字十行诗,没有标题、序号以及统一完整的主题,只有10×10的十字十行。
“断句就像猜谜,充满了趣味性。”千夫长介绍,每首诗虽然短小,阅读难度却有所增加,必须先有正确的断句,才能读懂。在《千页书》之后,千夫长一直在思索更好的文学表达形式,这回在创意写作——十字十行诗中又进行了新的尝试。
对此,千夫长坦言,就像当年的手机小说《城外》一样,这只是一次尝试,未必能成功。“所谓文学实验,就像一百多年前,白话诗第一人胡适先生出版第一本白话诗集《尝试集》一样,都是在做着新的尝试。”他说。
江冰表示,千夫长的十字十行诗,让他联想到蒙古史诗《江格尔》对“时间”的审美观以及社会理想的呈现。平白如话的历史叙述,质朴无华的内心表白,循环往复的旋律与喋喋不休纠缠交错,情绪如草原云烟盘旋上升:“如音乐的层层递进,旋律重复,排闼而出。又如海浪层层推进,波涛汹涌。”
聂莉则从媒介的全新角度梳理了千夫长的文学创新历程。她认为,不同于传统作家,千夫长的传播与媒介意识一向很强,早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还未到来之前,就创作了“中国第一部手机短信小说”,开创了传统文学之外的内容生产模式,而无论是手机小说,还是近年《千页书》所做的超越文字、超越单一形态的跨媒介叙事实验,再到最新创作的十字十行创意诗歌,其多年创新轨迹,放在媒介的角度看,比从纯文学的层面讨论更有意思。
“千夫长用文学创新诠释了 ‘形式即内容’——他通过文学形式的变化来回应时代的变迁,形式上的突破比文学内容本身更具当代意义与价值。特别是十字十行诗,它不是简单的形式上的文字游戏,而是严肃的文学实验,是一个充满趣味的诗歌叙事策略的冒险。”聂莉表示。
对谈结束后,聂莉引导读者为千夫长的十字十行诗进行断句,江冰与千夫长纷纷加入。在学术探讨之余,读者们现场亲身领略到诗人所说的创新诗歌的趣味与文字的魅力,进一步体会“形式即内容”的深意。
“开卷广州”作为广州市著名公益阅读文化品牌活动,在各大图书馆、购书中心等公共文化空间已连续开展了近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