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越秀区图书馆
“诗词之约”阅读推广项目
被评为广东图书馆学会
2021年阅读推广示范项目!
“诗词之约”是由越秀区委宣传部、越秀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指导,越秀区图书馆与各分馆联合打造的诗词主题阅读推广项目。
该项目是越秀区图书馆
助推广州“诗词之都”打造、
越秀“诗词之区”建设
以及“诗享越秀”品牌创建的重要举措
在“诗词之约”
无论是诗词名家、学者、爱好者
还是没有诗词基础的其他读者
都可以沉浸式赏诗词之美、享读诗之乐
“诗词之约”何以成为
越秀诗词推广的生动范本?
是如何让全民阅诗蔚然成风的?
接下来,共赴“诗词之约”
一起探寻越秀的诗意~
构建品牌活动矩阵打造诗词推广“越秀范本”
诗词是中华文化长河中
的一颗璀璨明珠
传承好诗词文化
能更好地滋养个体心灵、
涵养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
而越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文化资源丰富,诗词之风盛行
“诗词之约”正是立足于
越秀区深厚的诗词文化底蕴
以制度化、标准化
推动诗词阅读推广管理与服务的
规范化和科学化
越秀区图书馆构建立体化的“诗词之约”品牌活动矩阵↓ ↓ ↓
· 五个方面:顶层设计、馆校联动、常态长效、融合特色、抓好试点
· 一个中心思想:诗词推广
· 两个推广阵地:线上、线下
· 三个展示载体:文字、视频、声音
· 四个共读专题:经典专题、红色专题、本土专题、原创专题
· 五个共读场景:总分馆共读、馆校共读、家庭共读、亲子共读、云上共读
· 六个共读方式:听、赏、研、创、读、说
越秀区图书馆通过构建
立体化的“诗词之约”品牌活动矩阵
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越秀诗词故事
引导广大读者沉浸式赏诗词之美、
享诗意生活、传文化基因、强文化自信
越秀区图书馆
还从项目主题、目标、时间安排、
读者群体、诗词挑选、推广路径与措施、
年度绩效评价等方面
对“诗词之约”进行系统性规划
让诗词推广“越秀模式”
成为诗词推广的生动范本
线上线下活动多彩全民阅诗蔚然成风
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
市民们在越秀都可尽享诗词之美
在线上
“云享诗词会 悦读广府情”直播活动
暨“诗词之约”项目启动仪式
邀请市民们赏诗词之美、
品广府之情、享阅读之益
活动直播点击量超100万次;
“竹枝词里读越秀”活动
发动阅读推广人根据越秀区18条街道特色
创作18首原创竹枝词
并邀请粤语讲古传承人彭嘉志及其学生
进行精彩演绎、录制相关推广视频
营造诗词创作良好氛围
鼓励本土诗词创作与推广……
在线下
“诗享越秀——经典,予生活以诗意”展览
将中华经典诗词带进越秀校园
让小书虫们在接受诗词文化滋养的同时
也成为诗词文化的传承者、推广者
用诗意开启新学期,该活动惠及师生超8万;
“一街一诗词”活动
专注收集和推广越秀区图书馆各分馆
所在街道历史风物、人文景观等
有关的好诗佳词
在共读中加大对本土诗词的普及与推广……
“诗词之约”线上、线下丰富多彩的活动
邀请广大市民参与诗词阅读、诗词研学、
诗词创作、诗词推广
在诗词盛宴中一起
看见越秀诗词故事、传播越秀诗词声音
让全民阅诗蔚然成风!
"诗书房"服务不打烊在家门口就能阅享诗词
除丰富多彩的诗词主题活动
越秀区图书馆还精心打造
“诗书房”特色文化空间
在线下
利用数字馆、展厅、
专题研究室、休闲阅览区等
打造以诗词为主题的集“听”“赏”“研”“创”“读”“说”
功能于一体的诗书房
提供空间资源、馆藏资源等
供诗词名家、诗词爱好者
进行诗词听赏、诗词观赏、诗词研究、
诗词创作、诗词诵读、诗词交流等
除区域总馆的主阵地
越秀区图书馆还将把诗书房
延伸至街道分馆、新型阅读空间
创新区内诗词文化资源共享互通机制
在线上
越秀区图书馆通过打造
“掌上诗书房”和“诗词里的越秀”特色数据库
提供9万多册诗词主题电子图书和
多个视频、音频等供市民、读者阅览
线上365天不打烊的“诗书房”服务
让市民朋友随时随地享受诗词之乐
今后
越秀区图书馆将充分发挥
图书馆作为阅读推广、社会教育、
文化传播主力军的作用
不断丰富以阅读为核心的综合性文化服务
大力推动全民阅读,培育阅读新风尚
以丰富的渠道和方式推进阅读融入生活
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让市民朋友乐享“阅读就在家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