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战斗中,时间就是生命,许多父亲、母亲选择了奔赴抗疫一线。他们勇于担当,甘于奉献,迎难而上,冲锋在前,有的还错过了自己孩子参加高考、中考等重要时刻,却成为孩子、群众心中的英雄和典范。在生活中,他们是冲在抗疫一线雷厉风行的“超人”,亦是孩子眼中温暖的好爸爸、好妈妈。
2020年,疫情高风险时期,有一位孩子给自己奋战在抗疫一线的父亲写了一封信:
“亲爱的爸爸:
我是一个不善言辞的孩子,不知如何运用文字将最真实的情感表达出来。但我深知,您为这次疫情防控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每天您来去匆匆的身影在我眼前不时浮现,我的心也随着您忙碌的身影忐忑起伏。”
“亲爱的爸爸,看到您如此付出,全家人也深深受到感染,您安心工作吧,不用牵挂我们,我们会保护好自己,宅家、讲卫生、科学消毒、不串门、不聚会就是和您站在同一防线,就是对社会做贡献。我知道,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就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
昨天,有两名基层党员到我们这一栋楼来排查登记,我戴上口罩,主动帮他们的忙,一户一户敲开门,一户一户帮着登记。那一刻,我很自豪,因为我终于能为社会做点贡献了;那一刻,我也感慨:正因为有成千上万个像您一样在国家有难时冲锋在前的共产党人,我们的党才能无坚不摧,才能在前进的道路上排除千难万险,日益壮大!”
“我已经一周没有见到妈妈了,妈妈在大学城隔离了,我的重要时刻,她都在打怪兽。”
2021年6月9日上午
高考结束铃响起
吴锦琇从广州市第七中学的考场出来
口罩闷得额头出汗
吴锦琇的母亲欧阳红莲,是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医院要求急诊科、发热门诊、呼吸病科、重症医学科等重点科室的科主任、护士长随时待命。
高考前一天
妈妈原本答应了吴锦琇
“下班就回来了”
但因为疫情防控,只能留守阵地的她
无法陪伴儿子高考
没想到,懂事的儿子很淡定地说
“没事呀”
简单的三个字让欧阳红莲觉得
顿时充满了力量
安心战斗的力量!
欧阳红莲护士长给儿子写了一封信:
“在你最需要妈妈的时候,妈妈都在抗疫,作为医院重症医学科的护士长,我责无旁贷,肩负着救治危重症患者、命悬一线患者的责任和使命!成功的救治将: 给一个患者带来生的希望,给一个家庭带来爱的希望!给一个国家带来发展的希望! 18年后,你的经历、努力、智慧和拼搏,必定可以让你成为己之贵人,家之骄傲,国之栋梁! 亲爱的儿子,让我们一起携手努力,牢记爸爸写的字画:每临大事有静气!以平常心,淡定从容的面对一切挑战!为高考加油!为抗疫加油!”
今天要为大家分享老舍先生的短文《母鸡》。
文章虽短,不足七百字,却通过描写“我”对母鸡的情感态度的变化,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经典形象,向读者传递了一种世间亘古长存的人间真情——那就是母爱。母亲对孩子的爱是厚重、深沉、伟大的,而在疫情防控背景下,许许多多父亲、母亲舍小家、为大家,顾不上照顾家人,就奔赴抗疫一线,日以继夜与病毒赛跑,用大爱奏出了抗疫的最强音。正是有了他们的负重前行,才有了我们的岁月静好。其实,他们的孩子也在等待着他们平安回家团聚。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让我们深深敬重、感恩!
“有的时候,它不这样乱叫,可是细声细气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颤颤巍巍的,顺着墙根,或沿着田坝,那么扯长了声如泣如诉,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了个小疙瘩来。”
这是老舍先生的短文《母鸡》中的一小段。
上述文字看似简单,读过之后无一不马上如见其形、如闻其声,甚至让我们马上理解了“我”对母鸡的厌烦。然而,老舍先生笔锋一转,描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和勇敢。而“我”对母鸡的情感也是由厌烦转变为肃然起敬,前后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这种情感上的转变,没有一点突兀,自然而然地流淌进了每一个读者的心灵里。
这就是老舍先生。
老舍先生的文章里,没有华丽的文字,没有整齐的韵律,没有震撼的句式,而这语言中的平民化就成为了老舍先生最大的特点。他的文字平易得犹如无波的湖水,清澈见底,安静亲和,却又细腻入微。
今天,“越图之声”志愿者梁宇老师用自己的声音再度演绎这一篇优美文章,越秀区图书馆也会精选一系列老舍先生的经典书籍,让广大读者朋友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也能享受到不一样的阅读体验;同时,我们更应该想到此时此刻依然在抗疫一线无私奉献、顽强拼搏的各位父亲、母亲,让我们向他们致敬、学习!
(插入音频:《母鸡 文 老舍 诵 梁宇》)
朗诵者介绍
梁宇,广东省朗诵协会副秘书长、骨干师资队讲师,广州海珠职工大学堂、老干部大学朗诵专业课讲师,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心聆感影”项目优秀口述影像员。她是第三届广朗杯总决赛二等奖获得者,在省市级朗诵大赛中多次担任评委,曾参加市委宣传部主办的新时代红色文化展演朗诵50多场;编演的朗诵作品《南方有花都》《青年榜样习近平》荣登“学习强国”平台,主演的《再读花城》荣获广州市中小学经典诵读总决赛特等奖,并入选广东省文化精品。
原文欣赏
我一向讨厌母鸡,不知怎样受了一点惊吓,听吧,它由前院咕咕到后院,又由后院咕咕到前院,没完没了,并且没有什么理由。有的时候,它不这样乱叫,可是细声细气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颤颤巍巍的,顺着墙根,或沿着田坝,那么扯长了声如泣如诉,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了个小疙瘩来。
它永远不反抗公鸡。可是,有时候却欺侮那最忠厚的鸭子。更可恶的是,当它遇到另一只母鸡的时候,会下毒手:趁其不备,狠狠地咬一口,咬下一撮儿毛来。
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得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成绩,就是聋子也会被吵得受不了。
可是,现在我改变了想法,因为我认识了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鸡。
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一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听,挺着身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当它发现了一点可吃的东西,它就咕咕地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教它的儿女吃。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假如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就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
它教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教多少多少次。它还半蹲着。教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儿温暖。它若伏在地上,鸡雏们有的便爬到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
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使任何贪睡的人也得起来看看,是不是有了黄鼠狼!
她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她有了一群鸡雏。她伟大,因为她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就必定是一位英雄。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书籍介绍
1、《老舍散文精编》
作者:老舍著,魏韶华点评
索书号:I266/680
出版社:中国工人出版社
ISBN:978-7-5008-6847-7
推荐理由:
本书收录了老舍先生笔下的散文共五十多篇,包括了《小麻雀》《记涤洲》《哭白涤洲》《小动物们》《春风》《何容何许人也》《青岛与山大》《想北平》《英国人》等经典文章,还由老舍研究会副会长魏韶华执笔点评,可谓是一节不可错过的“语言大师的文学课”。
2、《赶集·集外》
作者:老舍著
索书号:I246.7/202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47093-9
推荐理由:
《赶集》和《集外》都是收录老舍零散的一些短篇作品。《赶集》是第一批短篇小说的合集,《集外》是老舍的子女后期整理的作品,老舍的语言俗白精致,雅俗共赏。作品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他善于描绘城市贫民的生活和命运,尤其擅长刻画浸透了封建宗法观念的保守落后的中下层市民,在民族矛盾和阶级搏斗中,在新的历史潮流冲击下。惶惑、犹豫、寂寞的矛盾心理,和进退维谷、不知所措的可笑行径。他喜欢通过日常平凡的场景反映普遍的社会冲突,笔触往往延伸到民族精神的挖掘或者民族命运的思考,让人从轻快诙谐之中品味出生活的严峻和沉重。关于自然风光的色彩鲜艳的渲染和关于习俗人情的细致入微的描摹,增添了作品的生活气息和情趣。
3、《有趣儿:老舍笔下的人生幽默》
作者:老舍著
索书号:I216/851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8-12100-0
推荐理由:
本书中的作品有短篇小说,诗、散文、杂文、创作经验与文论,均写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六十年代。是老舍对当时社会时事、人事和自己处境的有感而发。写出真实生活中的幽默,写出老舍和平常人一样的可笑心态,使人感到可乐,亲切。
4、《老舍自传》
作者:老舍著
索书号:K825.6/3910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8-12098-0
推荐理由:
老舍先生著述丰富,文笔生动,以其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老舍先生的这本自传,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记录了他爱茶、爱花、爱猫,柔而刚的一生。
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人民日报、南方+平台、广州女性公众号、广州越秀发布公众号等。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